编织人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11 人签到
查看: 2028|回复: 1

“回到孔子,莎士比亚”演讲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9 19: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咸宁市 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www.dujing.org 绍南文化
全球读经推广第一人王财贵教授厦门演讲
回到孔子 莎士比亚


一、开场  福气
  今天我能够提供给各位…提供给各位什么呢?提供给各位幸福,提供给各位福气。
  今天来听讲的人,是有福气的,这个福气不只是您的福气,您的孩子的福气,您的子子孙孙的福气、我们国家社会的福气。
为什么说呢?因为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是,人生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教育是立国之本,不只是立国之本,是修身之本、齐家之本、 平天下之本;所有人才来自教育,有了人才才有希望。所以今天是要讲教育的问题。有许多朋友大概也听过, 甚至是已经在实施这种教育。所谓的“儿童读经教育”。
有些人或许第一次刚听到, 不过都没有关系。如果听过的人,希望再听一次,可以增强您的信念。而且教学的更为积极,让孩子受到更多的教导、享受更多的福气。
如果第一次听到的人,请你今天能够以你的智慧之心,来应合今天我们所说的理论。也就是说,请你务必要立即相信它、立即实践它。老子说,“上士闻道是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是若存若亡,下士闻道是大笑之,不笑就不足以闻道。”

二、教育,不要迷信“权威”
为什么我说要相信呢?如果听了一场演讲然后就相信了,于是就开始做为教育的指导方针,然后你就努力的实践。有些时候还是危险的,因为如果你只是一种迷信,你只是一种敢时髦、追时尚了。假如这个道理是错误呢?这个道理不够全面性呢?那你是把你的孩子当作实验的白老鼠。所以今天说请你相信我,并不是叫你迷信,而是叫你真正的了解。从真正的了解、 彻底了解而相信。如果从真正的彻底的了解而相信,就不是相信我,而是相信你自己。
那么一个人如何相信别人或相信他自己呢?我们说,要从了解、彻底地了解。那么一个人怎么彻底的了解呢?接下的道理一方面说来是复杂的,但是另外一方面说来是简单的。因为道理有多重地层次,所以它是复杂的、是不容易讲清楚的。一个有智慧的人就能从各种道理中分清层次,只要把层次分清楚,让所有道理各归其位、各正其性、各得其所。那么这些繁杂的道理就归于融会贯通,归于融会贯通之后,你就可以安排这个道理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去追循,一步一步地去完成。这个在哲学上说,这种追求真理的方法叫“融贯理论”。
以教育来讲,教育有许多的理论。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你到底听信哪一种理论呢?你是不是依照现时代大家都这么做,所以你这么做呢?假如这样,你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那你是不是只听新的,而忘了旧的呢?你是不是只信外国人而放弃自己的呢?,如果这样,多是一个偏见的人。所以我今天所要贡献给各位地其实不是什么新的理论、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跟各位一起来反省、,一起来检讨一下。
我们所面对的教育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他?有各种的教育学说,我们应该如何来安排他?你是人,你就应该知道一个理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你所教导的对象是人,其实你很容易把他教成你理想的样子。但是如果不明教育的根本,你在细枝末节这里用功,就好像治病。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知道固本培元。那么这个病,医了东边,它从西边出问题。那教育的根本之道在哪里?我说不一定要有学问,不一定要是专家,这是人生很现实的事情,是在你心中就能够明白的事情,这就奇怪了。我们一方面说,教育的问题是这么样的繁杂,来自于整个世界,教育改革并不一定得到良好的成果;我们一方面要说,每一个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知道它的本质所在。所以一般人知道教育的本质所在,那些教育专家也应该知道。但是不管是谁,既然知道了本质问题,应该解决而却故意的忽略。于是教育就变成非常困难,等到教育产生问题了,走不下去了,大家才来怪罪,大家才来摇头叹息。教育是这么样的复杂,教育这么样的难办,人才是这么样的难以培养。

三、教育的三个基本问题
  我们说教育问题非常简单,人人都了解。这也不是我自己这时候这么说,而是真实如此。我们以下来且举几个教育的基本问题,来讨论一下。假如这个教育基本问题都没有解决,教育怎么可能走上顺当的路呢?

(一)教育的时机
教育有哪些基本问题?我认为第一点,至少我们应该注意教育的时机。什么叫做教育的时机?就是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大家也都知道教育是在越早期的时候越重要,是奠定基础的时候的。而越早期的人生,它的心志变化的最快,每一个年段有它必须完成的教育工作,就是学习的关键期。所以教育的时机就要注意两个小项目:第一个项目就是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个项目就是教育开始的时候,你要完成哪些人生的基本能力?,请问我们有没有去思考这个问题?各位你或许有孩子,或许你是教育工作者,请问有没有想过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没有想过在人生的初期,大概就是幼稚期——十三岁之前,这种教育打基础的时候,你应该完成哪些人生的基本能力?如果一个家长没有想过,他就耽误了他的孩子;如果整个国家社会不好好注意这个问题,这个社会虽然花了很多的精神去做教育。但是往往因为错过时期而使教育变成事倍而功半。所以教育的时期务必要把握,现在整个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好好的去想这个问题。假如你有孩子,从今天开始你要好好的去思考了。

               (二)教材
第二项基本问题是教育的内容,就是教材。我们要教给他什么东西,才能够使他有良好的收获,才能够对他人生有重大的影响,才能够引导他成为一个你理想中的人才。
所谓理想中的人才只不过是两方面:一方面是才华卓越;一方面是品德高尚。
各位你曾经去看过你的孩子在学些什么吗?老师在学校里面教你的孩子哪些东西吗?如果你不曾经注意,今天开始你就要注意了。你回去应该打开你幼儿园孩子的书包,打开你小学孩子的书包,看看他们到底在学些什么?如果他们现在所学的东西,现在可以用,,那将来呢?是不是我们人生所学的东西现在用,幼儿园就学幼儿园的东西,将来再说 ;小学学小学的东西,以后再讲。如果这样子,你的教育就浪费了。所以就形成现在教育界的情况:大学教授一遇到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就摇头叹息,就问他说,“你们高中老师是怎么教的?”高中老师说你初中老师有教吗?初中老师说你小学是从哪个学校来的?小学老师说你幼儿园老师到底在做什么?那幼儿园老师说你们家长到底是不是把你当作孩子呀?所以一层怪罪一层。为什么一层怪罪一层呢?因为每一个时段自己都认为说我把这个时段教好就好了,将来等到将来再说。如果你的孩子所学的课程居然是这种课程,那你的孩子人生越走越艰难。因为他将来所面对的人生问题越来越复杂,而他从来没有准备过,所以教材一定要好好的去注意了。我所知道的世界上各国的教育改革,并不注意教材的问题。所以教育改革一定不成功。
(三)教法
第三件教育的根本问题——教学的方法,叫做教法。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教学要有方法。教学的方法要怎样来拿捏呢?第一点要针对他的学习的特色、学习的年龄,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要用不同的方法。每一种科目又要用不同的方法。各位有没有想过你怎么教你的孩子?我们是往往用大人的眼光来教我们的孩子,比如说,我们教大学研究所的学生,要他们能够讨论、要他们能够批判、要他们能够发明创作。现在我们把这一套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幼儿园跟小学,也要他们能够讨论、要他们能够批判、要他们能够发明创作。叫做创造性教学法。请问这合理吗?我们教他“数学”,教他“自然科学”,是要他们能够了解才好,一步一步了解,按部就班,由浅到深这样教。这是“科学”必须要做的教学法,但是人生有很多的科目不属于科学,请问不属于科学的要不要也用科学的办法教?也就是说你在教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每一种学问都要让他非常的了解?一定要讲的清楚,他听的明白。假如,非科学的科目并不一定要这样教,而我们也用这种方法教,请问这合理吗?所以我们应该把各种的问题要分清层面:一方面是他往哪边走;一方面是它有多少的层次。我们把他分清层跟面,然后我们来安排这些教学的内容,以适当的方法,然后教在他恰当的年龄。这样子我们就可以解决教育的问题,所以今天我提出这三项教育的基本问题,这都是非常清楚明白的。

                               四、教育基本问题解决之道
但是我今天不只是提出问题,如果只提问题那就是发扰骚。本来我们都已经对教育有所烦恼了,现在还来发一次扰骚,这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今天所提的问题都要解决,而且这个解决都是非常容易、非常简单、人人可做、当下可为、立即有效,为什么呢?因为问题虽然复杂,但是你把握到最基本的问题,就只减遇繁。所以今天我们尝试来解决这三个教育基本问题。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就顺理成章,他就步向康庄大道。
我们再回头过来说,教育的时机、教材与教法,这三项问题要配合在一起,我们的教育就有成效。现在我们一步一步的来问。
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
请问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就是说在你的意识当中,什么时候你的孩子开始接受教育?你开始有意识的要去教他,你开始想培养他成为一个人才。纵使不是人才,你想要让这个生命不要在你的手上被耽误,能够完成他应该有的人生的内涵。请问你心中认为是从哪一个时段开始?你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误区:6岁以后才开始?3岁才开始?
近一两百年来,全世界都受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国家所安排的教育开始年龄是6岁,所以很多家长大概以为一个小孩子6岁才开始接受教育。6岁之前呢,就是让他土生土长,让他自生自灭。这都无所谓的。现在我们遇到这个问题了,教育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其实要真正把握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我们有一个回答方法,就是教育应该从可以教育的时候就要开始了,这种没有错,那你问什么时候子可以教育。刚才说,国家是以6岁为标准,为什么国家要以6岁为标准呢?因为西方人在所谓的学校的教育里面主要的是教他知识,一个孩子大概在6岁的时候才比较容易用知识的方法教他,这叫做“教育预备说”。其实“教育的预备理论”,只是在知识的教育上说教育。每一个人都知道教育不是从6岁才开始,那么请问几岁?有的人会说3岁,因为上了幼儿园。
胎儿时期就可以教育了
我们问三岁吗?马上就会警觉到好像不是三岁,一出生就好像开始在接受我们的教育了。不管你有没有教他,他总是在接受你的教育,所以出生就是教育的是时机了。再问:难道出生才开始有教育的效果吗?请问各位是不是出生才开始教育?各位说呢,是不是呢?什么时候?胎儿?现在说胎儿就给他教育的人都没有良心。你如果知道胎儿就应该给他教育,如果你的孩子真得从胎儿就接受胎教了。那我恭喜你,你是一个负责任的父母。你的孩子是一个有福气的孩子,但是有没有呢?如果没有,你要有无穷的后悔。而且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人生教育最重要的时机,其实在越早的时候。越早的时候就是打基础的时候,你要建一百层的高楼,至少要打一二十层的地下室。你在打地下基础的时候是看不见的。但是那是最重要的时刻。所以今天在座各位如果你还没结婚,或是你刚结婚还没有怀孕,或是你现在正在怀孕中,我很恭喜你。你遇到贵人了,我的名字叫做王财贵。
五、关于胎教
中国古人一直提倡胎教,一直到最近我们说:中国人讲的话都不可信。如果中国古人讲的话都不可信,那么现在好了,最近二三十年来,西方的脑神经医学非常发达,从脑神经医学也可以证明胎儿是可以接受教育的,那你总该相信了吧。西方的生理学是从科学的角度,从脑神经发展的角度,来说明胎儿的脑神经已经在开始发达,开始接受我们的教育。东方,尤其是中国,他们是从心灵的角度以直觉的方式来建立我们要给胎儿做良好的性情品德的教育。所以东西方这些胎教的理论合起来,就可以让一个人头脑聪明、性情平和、理想高远、才华卓越。要从最可能的地方做起,要从最根本的地方做起。你每错过一步,你将来就麻烦多一分。
胎教的方法
那么胎教应该怎么做呢?应该用哪些教材呢?要用哪一种教法呢?我们认为天下的事都很简单,如果太困难,我们不做也不会对不起我们的孩子。所以假如胎教是很困难的,你就不要做。假如他是很简单的,你就应该做。
五-1 信息刺激
比如有人告诉你,一个母亲如果性情平和一点,对孩子应该有好处,至少没有坏处嘛。好,要一个母亲性情平和,其实不大容易,所以你可以不必做。为什么,因为这个母亲在少女时代脾气暴躁,结婚后天天吵架,她突然间让她改成性情平和的人,是很不容易的呀,所以就算了。有人说一个母亲如果喜欢读书,这个孩子应该会比较聪明一点,渺渺茫茫怎么知道呢?但是至少没有坏处呀,你就可以做一做呀。但是要母亲读书也不大容易,根据世界的统计,日本人是喜欢读书的国民,他们每人每年平均读70本书。台湾的国民其实也不错,每人每年平均读0.7本书,刚好相差一百倍。大陆这边我不知道,可能比较好一点吧。那么一个母亲在学校里面不喜欢读书,毕业之后从不拿书,要他怀孕的时候突然开始读书,那是登天之难啦,所以也算了吧。我们做可以做的吧,那么什么可以做的呢?至少依照西方脑神经医学的研究,这个人类的脑神经细胞大概有140亿个,每个脑神经细胞是各个独立的。但是他在接受到世界的信息的时候,这个细胞会长树突,就像树木长树枝一样的突出来。因为细胞与细胞之间虽然独立但是距离很近,所以隔壁如果也长树突就会变成突触,就是树突相接触,突触就变成将来信息沟通的管道。而且如果这个讯息反复刺激,刺激二十遍到三十遍以上。这个管道就建构的非常巩固乃至于一辈子都可以用。所以你的信息刺激如果少,他突触就少。讯息刺激如果反复的次数不够,它就比较虚弱。而如果完全不刺激,他就完全不长,或是长的、少的,将来他就容易被淘汰,所以只有长得多以及非常巩固的。这些路线可以留下来作为一生你思考运作的基础,就是聪明的基础。有的脑神经细胞长一两根突触,刺激丰富的可以长到两万根到三万根突触,长两根跟长两万根的这个头脑将来他们的聪明就相差一万倍。那我们怎么给他长这个树突呢?就是讯息的刺激。
五-2胎教主要方法:语音刺激
一个胎儿怎么得到讯息呢?我们人类得到信息的管道只有五种:眼耳鼻舌身。眼睛在胎儿当中是没有什么教育作用的,看不到光线。鼻子闻不到气味,嘴巴尝不到食物。这个身体,皮肤接触不到外界的物体。所以“眼鼻舌身”大概比较难以教育,现在剩下一个耳朵声音的教育。所以胎儿在三到五个月就有了听觉,有了听觉你就可以从声音给他教育,要用什么声音给他教育呢?这个教材是什么呢?我们要考虑了,丰富的声音总是比粗浅的声音好,因为丰富的声音刺激他丰富的成长,还有优雅的声音总是比污染的声音好,因为可以调和他的性情,这是东西方胎教总和起来可以判断出来丰富而优雅的声音(比较有益的)。
五-3 经典音乐教育
丰富而优雅的声音在哪里呢?首先是自然的声音,风声雨声、虫鸣鸟叫,无限的神秘、无限的丰富。但是我们已经渐渐的远离自然,还好有人为的智慧的声音,这个人为的智慧的声音,就是天才的音乐作品。什么叫做天才,西方人说上帝在一个人心中发出声音,这个人把上帝的声音记录下来。这就是流传不朽的音乐经典之作,因为人性是一样的,而他是从人性的深处发出来的天地之声,这种声音就是天才的声音。中国古人也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闻”。
一个胎儿刚从天地而来,他其实是最接近而且是最能够领受这个天才之声,每一个孩子应该都是天才,或者说我们应该要给予每一个孩子天才的教育。让他在天才的环境中长大,就比较容易成为天才,他不成为天才都很难。假如你用蠢才的方式教他,他要成为天才就非常的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应该用最好的东西给他,在这么小的时候你怎么给他。非常简单,因为声音只不过空气的音波振动,音波振动只不过你放出声音来,现在科技非常的发达,你可以选择古今中外所有好的音乐作品了,什么叫做好的音乐作品呢?就是那些经典之作,这些经典之作必定能流传千古成为古典。所以古典不是只有古老的意思,古老只是古董不是古典。因此你的胎儿应该接受古典的音乐教育,既丰富又优雅,让这个孩子头脑既聪明性情又平和,从孩子到世界来你已经给他一种一辈子幸福的基础了。你的孩子如果出生了,请你也不要太过当心,0到3岁他还有60%到80%的机会,我们人类的头脑发展就好像水泥一样,水泥刚泡好的时候,是柔软的,你怎么捏它,它就成什么形状,你留下记号他就抹灭不掉。但是这个水泥会越来越艰硬,等到他完全艰硬以后,你捏也捏不动,你要留下记号,已经很困难了,我们应该在他越小的时候给他越良好的教育,让他留下良好的印像,给他良好的刺激,所以0岁到3岁是人类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应该给他听尽世界名曲,古今中外都可以,我们让他听音乐的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其实什么音乐都可以听,什么时候都可以听。所谓这个教学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你按下CD的“播放”,再按下CD的“重复”,从早听到晚,从晚听到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他都是可以听的。因为这么小的时候他其实睡觉跟不睡觉都差不多,在半睡半醒之间,那时他的接受力是最强大的,我们大人如果跟他一起听,我们可以有一个方法,把声音调小一点,大声的时候听的到,小声的时候几乎听不到,你不要认为听不到就没有效果。因为所有的音波都在刺激一个孩子的脑神经,而且依照台湾高雄有一个陈功雄博士的研究,人类普通在工作读书的时候是用左脑,而这个音乐的刺激可以开发右脑,所以你也可以作为你读书工作的背景音乐,会让你左右脑同时平衡的开发,工作比较不会疲惫,效果比较大。
五-4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音感”
所以其实每一个家庭都应该从今以后听古典音乐,尤其有小孩子的家庭,千万拜托你把这个流行歌的CD全部收起来,帮你的孩子听音乐,你忍心受苦也都要听。为什么呢?为什么说你忍心受苦呢?因为我们大人如果从前没有受过这种教育,你认为流行歌比较好听,你认为这些古典音乐比较难听,你勿以美为丑,勿以丑为美,所以我要说是忍心受苦为得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以后,才再把你这些流行歌拿出来,反正你听也没有关系,你已经没救了。
我们小孩子还有救,0-3岁是人类听觉奠定良好基础的时候,所有音乐家都告诉我们,要养成一个人的绝对音感要在3岁之内,什么叫做绝对音感,空气中的任何的音波振动的频度,他一听就能够分辩出来他的高低标准音,而且十个手指头弹钢琴,他可以分辨十个音符,清清楚楚,七八种乐器一起演奏,他可以听辩七八种乐器各别的声音,它位置强弱大小全部非常的明白,像这样子的耳朵叫做绝对音感,我们大人都以为我们还听到声音,其实我们所听到的声音是非常的混淆不清,那你要培养这种强大的听力,在三岁之内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达到这个标准,假如你在三岁之内没有的好好培养,大概很难有这种听力了,这是人生的大不幸了,日本有一个音乐家叫做铃木镇一先生,他注意到日本有许多的大人欧依桑、欧巴桑唱卡拉OK唱的不标准,叫做“音痴、音盲”的人他唱的特别的大声,他就觉得很奇怪这些人明明唱得这么难听,为什么还唱得那么大声,那么勇敢呢?他根据考查结果,并不是因为他们嘴巴唱不标准,而是他们耳朵就听不标准。他们自以为他们唱得跟刘德华一样标准,所以就唱得非常的尽兴,非常的大声。他又去深入考查调查,为什么这些人声音会听不标准呢?哦,原来是他们在三岁之前是听老祖母唱不标准的儿歌长大的,所以一辈子…一辈子的耳朵就坏掉了。那有没有改善的方法了?据说有,就拿每一个标准的音,让他听一千遍到三千遍,这个大人大概就可以稍微的纠正过来。你在他耳朵神经发展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最良好的声音来教他?为什么等到长大以后才用一千遍到两千遍的这种纠正、这种方式?谁还有这些精神谁还有这些力气呢,所以好教的时候尽快教,不要等不好教的时候你才来受苦你才来尽力,这些努力都是白费的。
假如你孩子超过三岁了呢,也不要太担心,三岁到六岁还有20%的机会,幼儿园一定要天天用古典音乐来做学习的背景,一般人说幼儿园怎么听得懂古典音乐呢。这么高深的音乐,其实幼儿园他们自己唱歌跳舞是用儿歌,因为这是属于技术,人类的技术发展是慢慢的由浅到深的,但是人类听声音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现在很多教育的学者他混淆了这两种教育的理论层次,一种是供他用的,这叫做实用主义下的教育理论,他现在能够了解什么他现在要用什么,这是越小的时候用的越简单,但是并不代表他所听到的声音都要听简单的,所以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应该给他听卡通,应该给他听非常浅陋的音乐,你就混淆了两种理论,所以我们一定要分清理论的层次,该简单的地方简单,你不可以教一个三岁小孩唱歌剧,你不可能的,但是他一定可以听歌剧,他还可以听交响乐,所以千万不要糊涂了,那你的孩子如果超过六岁了呢,还有机会,6岁到13岁人类的脑神经还有10%发展的机会,而且照中国人来讲,三岁虽然看大,七岁看老,但是大家都知道13岁之前的孩子总是心灵比较纯净的,或者说他的接受力是比较强的,6岁到13岁还有最后的10%的机会,那你一定会非常遗憾,如果你孩子在小学,你说10%那我的孩子不是完了吗,人类的脑神经只要开发5%以上就是天才,据说爱因斯坦的头脑只开发了7%。所以你如果能够把这10%全部开发出来,那你的孩子就是两个爱因斯坦的聪明,但是你的孩子如果超过13岁了呢,我看就算吧,人生从此就走向了艰难的地步了。

人类脑神经的发展就好像我们开高速公路一样,你先要把高速公路给开好,将来你去思考运作,你去算数学,你去研究物理化学,就好像在高速公路上跑车子,假如你的脑神经只开出羊肠小道,那你将来只好用脚踏车,用摩托车去交通去运作,你所载得货量就不多。那么现在我们还有很多的小孩子,你并没有从根本做起,没有赶快建立他丰富的够用的脑神经系统。你却用很多的数学让他算,就好像在羊肠小道上你用很多的货柜车,连接车,然后强行让他跑,你想要用连接车,货柜车跑出道路来,那是跑不出道路的,建构道路有另外的方法,你去跑动汽车有另外的方法,所以这也像建构一个电脑硬体一样,电脑硬体的CPU跟它机体先要建构好,然后你再去运作程式。如果你的电脑只是286,那你下去跑现在这个复杂的城市,他就滞工,跑的很慢,跑得不能动的时候呢,他就“档机”,他就不跑了。
五-5 孩子的问题是家庭环境的问题
所以现在有很多的小孩上了小学五六年级,上了初中高中,他一拿到书就头痛,他一看到数学就紧张,从今以后我们家长跟老师不要再责备你的孩子了,不要再骂他你怎么这么笨,如果他会回答,他会有两个回答的话,第一个回答的话,我笨我是谁生的你知道吗,第二个回答是,我笨,是谁把我教成这么笨的你知道吗,所以我们的青少年是很可怜的,他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使他的聪明不够用,甚至他如果从小所听到的声音都是所谓靡靡之音,其中富有很强烈的暴戾之气,你说我的孩子还很可爱还很天真,其实这些污染已经深深的占据了他的心灵,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到十七八岁他就发作出来了,等到他要发作的时候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因为那是在潜意识,下意识里面的东西,那是他人格整体的背景,所以这个发作是他自己控制不了的,叫做非理性,所以一个青少年如果非理性,如果叛逆,甚至如果是犯罪,请你不要再责备他们,他们是无辜的,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那谁要负责任呢,就是他的父母以及他的老师,这就是教育。
所以教育不是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再去弥补,教育是在一个人可以好好学习的时候,就要给他最好的东西,用什么方法,用自然的用最简单的方法,所以教育的时机越早越好,教育的内容越高深越有智慧越好,教育的方法越简单越自然越好,你不必把一个孩子抓来说你好好给我的听音乐,不需要的,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闹,在吃饭在睡觉他通通可以听,他通通在接受天才的教育,你说他这样子怎么听的进去呢,请不要以你大人的眼光看孩子。你感觉孩子恍恍惚惚的时候其实他都注意到了。他不像大人明明很注意,都恍惚去了。所以我们大人的学习能力已经非常的薄弱了,请你不要用这个方式来衡量你的孩子。
六  视觉教育
不要低估我们儿童的能力,尤其是他吸收的能力,世界上任何的信息他是全盘吸收,你给他好的丰富的就构成他心灵好的丰富的背景,你给他初浅的污染的你就耽误他一辈子,刚才讲听觉的教育,耳朵的教育。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感观也很敏锐 ,必须注意就是眼睛。至从出生以后有了光线,他的眼睛就开始接受教育了。有心理学家曾经把一只猫刚出生以后就把他的眼睛蒙上,一直等到它的视觉神经建构的时期过了,就是几个礼拜之后才把这个蒙的布打开,这只猫就是一只瞎猫,瞎了眼睛的猫,而且是一辈子永远的瞎掉了。
六-1  经典美术教育
因为我们人类各种神经的发展都有一个特定的时期,依照我们人类期就是13岁,而越早越小的时候发展越迅速,所以一个孩子的眼睛你要给他教育,用什么给他教育呢,我建议0岁到3岁看近世界名画。那些最丰富的色彩,最和谐的构图,他只要看两遍三遍终身不忘,世界名画总共就几十几百副,几年就全部看完,就养成他一辈子美术鉴赏的能力,尤其是眼光非常的锐力,0-3岁来不及,3-6岁来不及,6-13你一定要把他的眼睛训练起来,把他的艺术鉴赏高度能力建构起来,超过13岁就很困难了,如果耳朵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叫做耳聪,眼睛受过良好的教育就叫做目明,耳聪加目明叫做“聪明”。
六-2 先建构“体”还是先发展“用”
所以要培养聪明的孩子还不简单吗,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就省下了多少学习的力气,你省下多少教育的烦恼呢,但是现在许多家长和老师不在建构他聪明上着手,而是在用聪明处着手,中国人说“体用体用,先有体再有用”,就好像是电脑先有硬体然后再有去运作软体,你在13岁之前是建构他体的时候,13之后才是显示用的时候,你一定不可以在建构体的时候偏偏给他用,他就用的非常的辛苦,而体没有建构起来,将一辈子不能用,所以要开发聪明有开发聪明的办法,并不是用聪明,你去使用聪明,不能够开发聪明。
什么叫用聪明,就是给他算很深的数学,什么事情都要讲的很清楚,请得很明白,还要叫他表现,还要叫他讨论,还要叫他批判,这都是在用你的聪明,而不是建构你的聪明,所以在13岁之前最主要的是给他吸收,而不是叫他表现,他固然能够表现,但是他表现还不是恰当时期,他能表现多少就让他表现多少,他能了解多少你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赶快给他吸收非常丰富而良好的资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你不要怕将来不能了解将来不能表现,因为人类的理解能力越长大他发挥的越好,这叫做学习能力递增原则。所以有关于理解的教育,请你慢慢来,你要用你的智能请你慢慢来,所以这一种教育放在科学上是合理的,按部就班,由浅到深,现在能了解的很好,现在不能了解的没关系,因为以后来了解还来得及,这个叫做学习能力递增,对于学习能力递增原则我们应该怎么看呢,我们应该是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甚至以后再教更好教,你可以省下很多的麻烦,所以所有科学教育请你不要太紧张。

六-3 西方“科学类科目教育”的启示
西方科学先进的国家,他们的国民之所以有科学的态度,之所以能够出现好思考的国民,就是他们的科学教育非常的自然简单,轻松愉快,他们的孩子数学算不好,家长和老师是不紧张的,只是鼓励他而不是逼迫他,为什么,因为现在算不好,明年会算得更好,这叫做“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以后再教就更简单,你可以省下很多的精神力气。
六-4 性情、气质、品德、美感、智慧的教育
另外一种学习呢是“学习能力递减原则”,就是我们人类先去学习另外一些东西,另外一些东西就是有关于你的性情、你的气质、你的品德、你的美感、你的智慧,像这些学习都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乃至于更重要的学习,这种学习大概都是学习能力递减,就是越早期学得能力越大,越晚你的学习能力就越薄弱,所以你应该从早期就把他学完,这种学习的模式是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有用,来自于不懂的时候就要赶快教,等到懂就来不及了,这两种能力同时俱备在我们人类的心灵当中,同时都必须要好好的开发,能够把这两种能力都开发出来的人叫“人文与科技”平行,这叫做完整的人格。
  我再讲一遍,凡是属于思考的科目,科技的科目,都是懂了才教,教懂才有用,教不懂没关系。以后再教还来得及,甚至以后教更简单,有另外的科目是不懂也可以教,教不懂也可以用,乃至于不懂的时候一定要赶快教,等到懂再教就来不及了。而且一辈子后悔无穷,希望大家一定要知道教育有这两个面向,把他安排妥当,十三岁之前是建构的时候,13之后才是使用的时候,使用不要太早,太早也没有什么用,你只要把这个基础建构好,将来不怕没有用。
“回到孔子,莎士比亚”演讲全文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ttp://www.dujing.org 绍南文化
七、语文教育
以上是用艺术的教育,音乐跟美术,来做一个比喻来作一个验证,验证什么呢,验证我们教育的问题要追求到他的时机,教材与教法,有一些教育时机是越早越好,有些教育是时机越晚越好,教材,有些教材是越早的时候要用越高深的教材,有些教育是越早的时候用越粗浅的教材,教学的方法通通是要按照人生发展的自然规律,假如你要教这些音乐美术,就非常自然,只要给他听、给他看,根本不需要去理解,然后如果是数学呢,就要一步一步的理解,而且不理解也没关系,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处理问题,人生就没有教育的烦恼了,那我刚才讲的艺术教育还不是人类最重要的教育,还不是建构他的所谓的聪明的主体,最好的方式,我们还有更重要的教育,叫做语文教育。
七-1 分析语文教育
因为语文是比音乐美术更复杂的东西,而语文教育的恰当时机也在13岁之内,尤其人类在越早期的时候,语文学习能力越好,所以也属于一种学习能力递减的原则的学习,我们怎么做语文教育呢,现在我们可以先反省,目前我们是怎么教我们孩子语文?
七-2 语言的学习(多语种同时进行)
首先我们教他讲话语,语已经是大家没有烦恼的啦,人类的语在自然中就学会。人类在三岁之前有完全的语言天才,这个时候你教他什么他就会什么,叫做母语,不过我要建议各位,既然我们在厦门这个地方或者在闽南这个地方,我们本来有闽南的方言,现在全国有所谓的统一的普通话,有很多家长自己认为自己是现代化,所以既然大家要用普通话,全国要用普通话,那么我的孩子呢,就只学普通话就够了,其实他就浪费了他的孩子这个原来应该有的聪明,有些家长认为要学好普通话必须就专门学普通话,学两种语言就互相混淆,其实这是你自己长大以后你的语言学习能力丧失了,混淆了,一个三岁小孩绝不混淆,那么如果一个人有两种以上的发音,能够使他的脑神经发展的更加的细腻,所以多种语言是提升一个人聪明的最好的方式。
但是多种语言务必要在三岁之内教完,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里一定要讲两种话,一种是闽南语方言,一种是普通话,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两种语言都能够操纵,假如你能够听我的建议,他还可以在三岁之内学更多种的语言,所以我曾经就建议,假如你肯听的话就这要做,家里两个夫妻一个讲方言,一个讲普通话,再请孩子的阿姨来跟孩子讲英语,请他的爷爷来跟他讲俄语,然后再请一个德国司机一个西班牙女佣,这样子三岁之后,这个孩子就会讲六种语言,将来很容易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人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地图|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颜色表|下载APP客户端|编织人生 ( ICP12028468-2 )

GMT+8, 2025-5-6 0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