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人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13 人签到
查看: 5061|回复: 10

育儿知识100 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23: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分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四个阶段。 J2yn=-nE  
Olj(y6  
第一部分:胎儿期。(已有了怀孕计划和已经怀孕的准妈妈们一定要好好看看哦) TfPc!_&  
I6%T0X>u4  
1.什么是围产期 uP^O!x+_x  
2.怎祥计算宝宝的出生日期 ?hV[k8-(a  
3.为什么会自然流产 2jn<_P  
4、可以对胎儿进行哪些方面的胎教 qF~E^&&#39;  
5.孕妇应该怎样补钙  N PI~t{B;  
6.孕期用药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BRX h0  
7.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呆的时间越长越好吗 ?X-Q+  
8.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待产 }Q $Ti6\<`  
9.产道分娩对胎儿有好处吗
1、什么是围产期? wx083zQ<I  
p,@1o=w]  
  围产期在我国是指怀孕满28周(胎儿体重达到或超过1l60克)至产后7整天的这段时期。划分方法略微有所不同。  >|K+#W  
  这段时期对孕妇和胎儿来说是最危险的时期,很多孕妇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威胁着自身及胎儿的安全,影响胎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一般可以安全度过这一时期。  +J[3 aNB^  
现在我国有比较完善的围产保健网,从母亲怀孕到胎儿出生后,直至孩子长大,全部按社区化管理,有严密的监测保健措施,使很多胎儿摆脱了死亡的威胁。希望即将做母亲的孕妇,与各地区保健部门的医生密切配合,如果打算在某医院分娩,就要坚持在这个医院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做好自我监测,这样,一个聪明、健康、美丽的宝宝才能得到保证。孩子出生后把围产保健手册交到居住地段的保健科或乡镇卫生院,将会有产后保健医生为你服务,直到孩子长大。 >- W%RLk/3  
5VtZ:_"  
z<T}[^  
2.怎祥计算宝宝的出生日期? f5CzX/mt  
GeeK+  
  妊娠期一般为280天左右,也就是9个月零1周。   O4sEq|  
  计算宝宝的出生日期有一个公式为:月份+9(或-3),日期+7。  *TYQ)$@2  
  例:末次月经来潮日期是1994年4月2日。预产期为:4月+9月=13月,即次年的1月;2日+7日=9日。预产期为1995年1月9日。  " m>ve$  
  如果月经不准确,则可以根据胎动开始出现的时间计算。第一胎孕妇出现初次胎动的时间大约是18-20周,预产期可能在20-22周后。还可以根据超声波对胎儿的测量或量子宫底高度等。利用这些方法在孕末期综合起来分析,就知道宝宝何时出生 &6 [gB  
nF?V3zM#  
3.为什么会自然流产? AlHv}~WJ  
;G0Fa.#3  
  胎儿在子宫内尚未发育到能存活的时期,妊娠就终止了,叫自然流产。妊娠在12周内终止者叫早期流产;在12-28周内终止者叫晚期流产。早期流产比晚期流产发生率高。  <`[GCpkRY~  
  引起流产的因素很多。  ,F5t*ty  
  (1)胎儿和胎盘因素:如果发育异常,可能出现有胎囊而无胚胎,或胎儿生长发育障碍,则大多在怀孕早期就流产,保胎没有什么意义。  O7VduFX)  
  (2)母体因素:因急、慢性传染病而导致先兆流产者,最好不保胎,因胎儿的质量不很好,待母体所患疾病痊愈后再怀孕更为合适。如果母体生殖器官有某些疾病而不易怀孕时,此次怀孕后出现先兆流产,只要胎儿发育正常就应尽量保胎,直至分娩。  wAZ]6aQ"xr  
  (3)外来因素:如因过劳、外伤、精神刺激、性交等因素导致先兆流产,而胎儿发育正常者,应尽量保胎。如果是接触有害物质,造成慢性中毒而引起先兆流产,因胎儿中毒已造成了不良后果,一般不易保住胎,也不应该继续保胎。  pJxz `  
  先兆流产是否需要保胎,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再作出决定,这样比较客观全面和切实可行。  2\ 4zM)g  
j_FKn "tT6  
4.可以对胎儿进行哪些方面的胎教 B(N+F.s  
  对胎儿进行胎教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如下方法:  A Z0va  
  (1)给胎儿听轻松、柔和、悦耳的音乐,注意音量不可过大,节奏不可过快。  \V|i]~x?z  
  (2)与胎儿“对话”,教些简单的语言,可以描述一些声音、光和美的语言,或做简单的算术题。  |+D/+:*  
  (3)轻轻拍打、抚摸胎儿,促进知觉的发育,使其对触摸产生反应。   Ay9 {  
  (4)轻轻呼唤他的名字。如果在怀孕6个月就起好名字,经常呼唤,孩子出生后对名字的反应会早一些出现。  qHbl[;Ns  
  值得提醒的是,胎教不是孕妇一个人的事,还需要丈夫及家人的关心帮助。那么丈夫要做些什么呢?  R[D,`qLrT$  
  首先应帮助妻子稳定情绪,注意自己的言语,不能和妻子吵架,多关心体贴妻子。此外胎儿爱听爸爸的声音,胎儿的听觉更容易接收低频声音,丈夫最好能每天定时,特别是睡觉前和妻子一起给胎儿抚摸、对话、唱歌、呼唤他的名字,以尽母育父爱的义务 gg0 jj  
35Bn5jH$  
%P Er;g8  
5.孕妇应该怎样补钙? G.[pQz,  
E)dF7  
  孕妇在整个怀孕期间需要40克钙,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怀孕后3个月内积聚的。这3个月内每天需要补钙1.2克。牛奶中钙的含量丰富,1公斤牛奶中含钙1.2克。发达国家中人们以牛奶为主食,孕妇基本不缺钙。我国妇女如每天能吃250一500克牛奶,摄入的钙量是不足的,但孕妇骨髓中有足够的钙贮存,很容易从骨髓中动员出来,同时孕妇对钙的吸收是增强的,因此,一般怀第一胎的孕妇并不缺钙,新生儿也不会缺钙。在孕晚期,有些孕妇出现下肢抽筋,补充钙可使症状消失,一般补钙的途径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  -"e}"Q>.  
  (1)每天早、晚喝牛奶各250克,可补钙约600毫克。  w{:7*4?  
  (2)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骨头汤、鱼、虾等。  1F4Py:  
  (3)补充钙剂,最好是可吸收的钙剂。  ! sN^($y]  
  如果以上(1)、(2)补充足够,基本不需要补充钙剂;不爱喝牛奶的孕妇,可以每天补充600毫克容易吸收的钙剂。  v%l}zt{s  
kaW_MD2NU  
cQzwZ:=##  
6.孕期用药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yh*b?,  
0 @?_!=jP  
  孕期的合理用药愈来愈受到重视。一般来说,生长快速的器官最易受药物的影响。药物的作用、剂量大小、通过胎盘的能力都会对胎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先天性损害,重者可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  \1$%L L{  
  孕妇用药原则:  $*\pO+9*  
  (1)月经过期就要警惕有怀孕的可能,此时如有不适,用药时便需考虑妊娠的因素。  ,NuU;H},a  
  (2)孕期患病如需药物治疗,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无影响或影响小的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ND["8~p  
  (3)病情严重,不治疗自身难保,此时用药以保证母体安全为主,孕早、中期可待病情稳定后终止妊娠,孕晚期则听其自然,因妊娠晚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小一些。 C^3O W  
-d#,@-?27  
9>`:,^\e  
7.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呆的时间越长越好吗 01 a$A  
o-f)mThp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应该呆280天左右,此时出生的婴儿是成熟婴儿,皮肤呈白色微带粉红色,表面有一层白色的脂肪,胸部发育良好。如果超过预产期2周以上仍未分娩称为过期妊娠。这时的胎儿在子宫内就不能再得到足够的养分了,因为胎盘的功能开始老化(到目前为止,胎盘为什么老化的原因尚不太清楚)。这种胎儿出生后就像小老头一样,脂肪少,分娩时也容易造成难产或胎儿宫内缺氧。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最主要是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在医生密切监护下引产。也有些孕妇超过预产期2周以上,经医生检查后,无过期妊娠的表现,很可能月经记得不准或月经不规律,或碰巧排卵和怀孕时间错后,所以医生会详细询问月经史,是否在停经6周就开始有早孕反应,初次胎动时间是否在停经18-20周等,以帮助孕妇及医生正确判断。  j%3VBe&4V  
  总之,胎儿在妈妈肚子里如果呆了280天以上,一定要到医院去检查,不能在家坐等,“瓜熟蒂落”的旧观念是不可取的。 aR&CIuG  
uup9.+n  
8.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待产 }P&y{3k  
临近预产期,对孕妇来讲,已到了负担最重的时期,但总要再努力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就会度过难关。此时孕妇应当具有信心,心情愉快,丈夫应给妻子充分的关心和爱护,周围的人和医务人员也必须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使之顺利分娩。什么时候该去医院待产呢?有如下症状就应作准备了:  "k1{  
  (1)宫缩腹痛:如果子宫一阵阵发硬,并感到疼痛或腰酸,表示分娩快要开始了。这种宫缩腹痛开始时往往不规律,持续时间很短,10分钟甚至半小时1次。此时不要紧张,不必马上到医院,因为这种宫缩有的人持续1-2小时,有的人也可能要2-3天,有的人夜里腹痛,天一亮又不疼了。在此期间要吃好、休息好,保存体力。宫缩一旦频繁剧烈有规律,大约每10分钟左右一阵,子宫又发硬,估计是要临产了,应到医院待产。  qvsOPM  
  (2)见红:阴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初产妇可能在24小时要正式临产。阴道出血量多,鲜红,比月经还多,应马上去医院。  |0t+HtF L5  
  (3)破水:突然阴道流出像尿一样多的水,带点腥味,不能自己控制,这是破水。此时无论是否有宫缩都要及时去医院,在路上应平卧,因羊水流出时可能脐带会随之脱出,脐带绕颈可导致胎儿死亡。  *GvD|R  
  从临产到分娩,初产妇要经历几个小时到十几个小时,经产妇要短一些,因此初产妇夜间临产不必像经产妇那样急于去医院,但也不要延误 si)?%.b6  
Lbzw|!.f  
> cNW0-$:  
9.产道分娩对胎儿有好处吗 ~B8q|La)<  
nQX#Y~0wg^  
产道分娩对胎儿是否有好处,不是绝对的,应当与剖宫产分娩进行比较来看。  r&J`M  
  如果临产期产妇无剖宫产手术特征,因不能忍受分娩的疼痛,要求剖宫产,对胎儿来讲,此时娩出过快,没有经过产道充分挤压,出生后肺内残存液体较多,可形成“湿肺”。“湿肺”虽然能在2-4天内自愈,但如果并发感染,可发生新生儿肺炎。相反,阴道分娩的胎儿经过产道充分挤压,肺内残存液体很少,上述情况较少出现。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第二部分:新生儿期。 X4{TJ:IU  
vr~;shl  
1、新生儿的皮肤为什么会发黄 ,-5B-bI;  
2、新生儿“螳螂嘴”、“马牙”是怎么回事 7eUxs[hro8  
3、为什么有的新生女婴阴道会流血 gRE_ b  
4、新生儿乳房肿大正常吗 >hkzb  
5、新生儿的体重为什么会暂时下降 DbA,=O-/0  
6、新生儿男婴的睾丸未下降是怎么回事 n|L+Bk]  
7、按时哺乳好还是按需哺乳好 U(A?[  
8、新生儿穿睡袍(袋)有什么好处 3Rkivo 2&  
9、护理新生儿时应注意些什么 Fy Y"!$  
10、如何安排新生儿的居室 |.KuW1Z,I  
11、如何保护新生儿的皮肤 QxtFXv  
12、如何为新生儿洗澡 \q {ApF+  
13、如何为新生儿换尿布 1{9abwXvH  
14、新生儿红臀怎么办 0Ai 1P"1  
15、怎样保护好新生儿的脐带 #3CmC$"b  
16、新生儿为什么有时会睡眠不安 kFi3ZL  
17、新生儿哭闹不止怎么办  T0qv#  
18、怎样护理生病的新生儿 &#39; 3p q  
19、怎样预防新生儿发生意外事故 , &9-4  
20、给新儿喂药时应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1、新生儿皮肤为什么会发黄? &#39;nKjWL  
s =>DNQ&  
  在正常的新生儿中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有些新生儿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皮肤和巩膜(白眼珠)发黄,有时会逐日加深,以生后4-6天最为明显,而后逐渐减轻,一般在生后7-10天内自然消退。这种正常新生儿所出现的黄染比较有限,以头面部为明显,黄染的程度不重,精神和吃奶都好,体温正常,大便不发白,小便不黄染尿布,新生儿这一短暂黄染现象叫作“新生儿期生理性黄疸”。这种黄疸出现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那么,新生儿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  [Lb;j ;jx  
  这是由于刚出生的新生儿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比成人相对较多,而在新生儿时期红细胞的寿命短,体内红细胞的破坏就比较多。这些被破坏的红细胞经过一系列的转变,最后变为胆红素,它就是使新生儿皮肤发黄的“染料”。与此同时,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健全,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比较低,不能立即将大量的胆红素消除,致使胆红素在血液内聚积,出现皮肤黄染,形成“新生儿期生理性黄疸”。  o9?1MS@d@@  
  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期,父母应多注意黄疸的变化。如果黄疸出现得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并且黄疸进展加快,或皮肤黄染严重,呈橙黄色,尿液黄染尿布,或出现精神不好,不爱吃奶,哭声无力时,父母要提高警惕,应马上送新生儿到医院去诊治 LTv{t3u  
XF|1P2e}@  
b Kr7@E12r  
[/l|.`t\  
2、新生儿“螳螂嘴”、“马牙”是怎么回事? &v5I0nWA  
#,63q}|pA  
每个新生儿在口腔的两侧颊部都各有一个较厚的脂肪垫隆起。因个体差异,有的新生儿更为明显,民间俗称“螳螂嘴”。旧习俗认为“螳螂嘴”妨碍新生儿吃奶,要把它割掉。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应该知道,新生儿颊部的脂肪垫是每一个正常的新生儿所具有的,它不仅不会妨碍新生儿吸奶,反而有助于新生儿的吸吮作用,属于新生儿的正常生理现象。  7Bt5)4=<  
  此外,在新生儿的牙路上,有时会看到一些淡黄色凸起的米粒大小颗粒,俗称“马牙”。“马牙”的出现也不是异常现象,它的产生是由于粘液腺管阻塞、上皮细胞堆积而形成的,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几个星期以后就会自行消失。同样,“马牙”的存在也不会妨碍吃奶,更不会影响日后乳牙的萌出。  &@u{]*q  
  因此,新生儿的“螳螂嘴”、“马牙”千万不能用针挑刀割或用粗布擦拭。因为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口腔粘膜极为柔嫩,比较干燥,易受破损,加之口腔粘膜血管丰富,所以细菌极易由损伤的粘膜处侵入,发生感染。轻者局部出血或发生口腔炎,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yo+fNx<  
M^OT&#39;(Vij!  
6a(z3s2^  
3、为什么有的新生女婴阴道会流血? /) &#39;x]0./  
&j#   
有的女婴在生后5-7天时会出现阴道流血,流血量很少,一般可见少量的血性分泌物,常常持续1-2天,个别新生女婴可长达3-5天,尔后自然消失。这种新生女婴阴道流血的现象有点类似于月经的流血,故称这一现象为“假月经”。它是新生女婴的特殊生理现象之一,并非病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CTi&1VX59  
  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新生女婴在出生前体内有一定数量的雌激素,这些雌激素大部分是由母体经胎盘传给胎儿的,另一部分则是由胎儿自身分泌的。胎儿在子宫内,因受雌激素的影响,生殖道的细胞增殖、充血。降生后,新生女婴体内雌激素的大部分来源突然中断,雌激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到生后5-7天时已降至极低水平,使生殖道原来增殖、充血的细胞脱落,于是便出现阴道流血的现象。  0ALj|`[[  
  父母了解了新生女婴阴道流血是一短暂的生理现象后,遇到这种情况就不会惊慌失措。父母主要应注意观察流血量的多少,如果阴道流血不多,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勤换尿布,尿、便后用洁净的毛巾和小盆清洗外阴即可。此时注意不宜将新生女婴放在浴盆中洗澡,以保证局部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  UO\?&#39;LJ  
C4&#39;u$%j  
#Fv%lv(*  
4、新生儿乳房肿大正常吗? H 0}Bipj  
Qn=wWekA  
新生儿出生后3-5天时,不论男女,有时都可能出现乳房肿大,如同蚕豆或杏核大小,有时还可看到流出少量乳汁样的淡黄色液体。这些现象常使年轻的父母迷惑不解,深感不安。其实,新生儿出现乳房肿大及泌乳的现象是正常的,父母不必担心。  Q!Z.*7H w  
  新生儿乳房肿大及泌乳的原因是由于在出生前胎儿通过胎盘得到母体给予的相应激素所造成的。如从母体中得到的黄体酮,能刺激新生儿乳房增大充盈;泌乳素可促进新生儿乳房泌乳。新生儿乳房肿大及泌乳都是暂时的生理现象,2-3周后就会自然消失,极少数要延续1个月以上。  A3Ib>X/  
  但是,有些人由于旧风俗习惯的影响,认为新生儿要挤压奶头,特别是女娃娃,如果不挤压奶头,日后就是瞎奶头,将来不能喂奶。这是一种极为错误、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陋习。相反,挤压奶头,有可能破坏乳腺功能或造成乳头的扭曲。同时,挤压新生儿奶头还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局部的挤压,很容易引起皮肤的破损,除了给新生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外,还可使皮肤表面的细菌乘虚而入,造成新生儿乳房红肿热痛,发生乳腺炎。而新生儿的抵抗力比较差,很有可能引起病菌在全身的扩散,出现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QOfo  
  新生儿乳房肿大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进行任何处理,尤其是千万不要热敷、按摩、挤压,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儿肿大的乳房会自行消失 BnRLfW,!%  
0 {du8^wS  
L#,%OQ.<  
R+B4  
5、新生儿的体重为什么会暂时下降? y$ H=n9&#39;  
sXq7o+sQ  
  如果注意观察新生儿的体重,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头几天里,体重不但没有增长,相反会比出生时的体重有所下降。新生儿出现的这种暂时的体重下降是正常的现象。  8^:[I%B  
  新生儿体重暂时下降的原因是由于他在出生后最初的几天里睡得多,哺喂少,再加上大便、小便的排泄以及呼吸、皮肤出汗,会丢失较多的水分,这样便出现了体重下降。在正常情况下,体重下降的程度不会超过出生体重的9%,也就是说,如果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是3000克,暂时性的体重下降不会超过270克。如果父母注意在新生儿出生后及时哺乳并给予合理的护理,可以减少体重下降的程度。  O]*>-v  
  一般新生儿体重下降在出生后3-4天达到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在出生后第7-10天体重应恢复到出生时的重量,以后以每日25-30克的递增速度不断增长,到满月时体重至少比出生时增长500克,高的可达600-800克。  6p;_p_2rE  
  如果发现新生儿体重下降的范围超出正常标准,或者体重恢复正常的时间延迟,父母需要仔细找找原因。如看看喂养是否合理?哺乳量够不够?是否按需哺乳?如果是新生儿吃奶不好或患有其它疾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6]v7h] Ck  
C0<EuZq7N  
FvZt hI  
6、新生儿男婴的睾丸未下降是怎么回事 n_3TM&#39;1P#  
o"^Y %xPv  
正常男孩出生后,在阴囊左右两侧,都可摸到1个像花生米大小的包块,这就是睾丸,一共有两个。可是有的男孩在出生后阴囊里没有或只有1个睾丸,这是怎么回事呢?  qCJVD;  
  原来,在胎儿时期睾丸的位置是在腹腔的后侧,随着胎儿发育,两侧睾丸慢慢下降,在胎儿出生前已降入阴囊。在下降的过程中,如果某些因素阻碍了睾丸下降,而导致男婴出生后阴囊里没有或只有1个睾丸,医学上叫做隐睾。  +} MLpU  
  父母对患有隐睾的婴儿,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于焦急,要密切观察,定期到医院检查。因为绝大多数的隐睾在1岁以内睾丸仍可自然下降到阴囊内。多数患隐睾的男婴,睾丸停滞在腹股沟的部位,只有少数患儿,睾丸停留在腹腔的后侧。由于腹腔内温度较高,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34-35℃为适宜温度),睾丸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会丧失生殖能力。因此,若到l岁时睾丸仍未下降,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便于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7、按时哺乳好还是按需哺乳好? F#c\TJ|C>Z  
#%?sZ++  
长期以来,曾一再强调婴儿要按时哺乳,即新生儿2-3小时哺喂1次,较大婴儿3-4小时哺喂1次,其理论依据来自早年科学家的实验。由于过分强调按时,不少母亲常常机械地看着钟点喂奶,即使孩子想吃而哭闹,不到时间也不喂奶。这样会使婴儿不能及时获得足够营养而出现低血糖,同时也不利于母亲早“下奶”。  e.M#NRR3BZ  
  现代科学研究使人们认识了泌乳的机制,即乳汁的分泌是通过婴儿吸吮刺激而诱发的泌乳反射和排乳反射的建立,以及母亲体内脑下垂体分泌的泌乳素和催产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吸吮刺激越频繁、吸吮力越强,泌乳量越多。当今最新观念是提倡按需哺乳,即不加任何时间限制,完全根据婴儿生理需要想吃就喂,母亲感到奶胀就给婴儿哺乳,这样有利母亲早“下奶”和乳汁源源不断地分泌,以充分满足新生儿的营养需要。经过几年的实践,“按需哺乳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f3 L:RZm  
{y6 +(bN  
47Z|zSB  
8、 新生儿穿睡袍(袋)有什么好处? @] $rfJsx  
)Jv(~F  
宝宝穿睡袍(袋)的优点,首先是能让宝宝从传统蜡烛包的捆绑中解脱出来,有一个舒适、宽松的空间任其四肢自由活动,不受约束,而且婴儿蹬脱不开,不会受凉。若给睡袍设计一个可开合的袖口,这样在婴儿清醒时,上肢可从打开的袖口伸出,自由摆动,婴儿看着能自由活动的双手很是开心,手指还可触摸身边物体,给触觉以充分刺激,大大有利于智力开发。宝宝睡眠时,可将上肢收回到睡袍里,关紧袖口使睡袍确实起到保暖作用。总之,睡袍(袋)简便、易做,好处多,不仅具有“蜡烛包”保暖的优点,还能克服其最大缺点和不足。睡袍(袋)不仅对新生儿适用,也适宜较大的婴幼儿夜间睡眠时使用,避免蹬脱盖被受凉而引起感冒、气管炎、肺炎等。父母也不必操心替孩子盖被,便能保证自己充分睡眠和休息。  [%MQ:m2 m  
  根据不同季节可制作单、夹、棉等不同薄厚的睡袍(袋)。  {&$E3,  
GS!<)*  
PT+RUgQ*V  
9、在护理新生儿时应注意些什么? &O7}6Uh)E  
0t>9w;o  
新生儿时期是人生极特殊的基础阶段。新生儿刚刚脱离母体,周围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新生儿此时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差,抗病能力也很低。因此,对新生儿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精心细致的看护,给予特殊的照顾。  )#|wB&#39;5w0  
  在护理新生儿时应注意:  Ihd5 RL"  
  (1)洗手:这是在护理新生儿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的手常在不知不觉中会沾满各种各样的细菌,当接触新生儿时如不注意洗手,很容易将病菌带给他,对弱小的婴儿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护理新生儿前一定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8 h!7  
  (2)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不稳定,要重视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经常摸摸新生儿的手足,以掌握体温的变化,及时增减盖被、衣着,使新生儿体温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Sb$.uc Z  
  (3)皮肤保护:新生儿皮肤柔嫩、抵御能力弱。要每日洗澡,更换衣服,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尿布湿了应随时更换,使皮肤处于干燥状态。接触新生儿皮肤的衣物、被褥要柔软,用毛巾为新生儿清洗时不能搓擦,避免引起皮肤损伤。  < 4&#39;`|po2  
  (4)用品消毒:新生儿用具应个人专用。如人工喂养,奶瓶、奶头用后要煮沸消毒。衣服、尿布清洗后应该放在通风阳光处晒干。  jXa] >]Q  
  (5)环境卫生:新生儿居室要温暖舒适,空气新鲜。每天要用湿润的拖布清扫房间,以免尘土飞扬。  Q>Y|SofOs2  
  (6)预防感染:空气飞沫的传播是造成新生儿感染的重要途径。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望;不要面对新生儿咳嗽、谈笑或亲吻新生儿;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新生儿。  }#U{,w[ucA  
vGn4k+r  
t:, o\;  
WI*<S-8W]  
10、如何安排新生儿的居室? bzu1nX4I;  
;6=hpKW1|  
新生儿从妈妈温暖恒定的体内来到多变的外界环境中,他们就如同一棵破土而出的幼苗,需要精心细致的保护,要为新生儿安排适宜的居室环境,促使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外界生活,健康地生长。  /DyK]S  
  在为新生儿安排居室时,最好选择朝南向阳、光线充足的房间。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清洁卫生、冷暖适宜。室温一般以18-22℃为宜,湿度应保持在50%。  h-=&S,]5[a  
  冬季,应保证新生儿居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湿度适宜,要注意定时通风换气,并可在地面上洒水,或在室内挂些湿毛巾以维持室内的一定湿度。  gg}iDQmm"  
  夏季,新生儿的居室要凉爽通风,既要防止中暑,又要避免吹过堂风。新生儿的小床应摆放在不受阳光直射的位置,以免直射的阳光刺激新生儿的眼睛。  p)H,)#o-  
  由于新生儿初到人间,对外界病菌的抵抗能力很弱,因而要特别注意室内环境的清洁。每天要用湿润的扫帚、拖布清扫地面,用干净的湿布擦拭桌椅、台面,以减少室内的尘土。新生儿居室内不能吸烟,并应避免众多亲朋好友的探视,以免造成空气的污染,  VQY+uWx-  
  为了给新生儿创造一个祥和的生活环境,居室周围应保持安静,避免嘈杂喧闹。在新生儿的视线内可以布置些色彩鲜艳的图画,悬挂一些玩具,播放优美、柔和的轻松音乐。  &l/%BVh  
bJs 2a %  
2X d^aQ  
11、如何保护新生儿的皮肤? >zDm#ruc  
B4c+x_g}  
新生儿的皮肤与年长儿有着极大的区别。新生儿皮肤薄、娇嫩,当遇到轻微外力或磨擦时,很容易引起损伤和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弱,一旦皮肤感染,又极易扩散。因此,做好新生儿的皮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G7/g<d  
  (1)避免损伤:在护理新生儿时,父母的动作要轻柔,指甲要剪得短而光滑,以免接触新生儿皮肤时发生意外损伤。所有接触新生儿皮肤的衣着、被褥、尿布等,都应柔软舒适,特别是在为新生儿清洗时,不要用毛巾直接用力揉搓皮肤,洗后用干毛巾沾干皮肤,防止由于磨擦引起皮肤破损。此外,在为新生儿保暖时,不能将热水袋直接贴于皮肤上。洗澡时要注意水温,避免皮肤烫伤。  3 ~Opg&#39;t  
  (2)清洁干燥:要保护好新生儿的皮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意清洁、保持干燥。新生儿最好能每日洗澡、清洗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下、腋下、大腿根、手心、指(趾)缝间等。大便后要洗净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洁,同时要保持皮肤的干燥。不要包裹过多,尤其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蒸发,容易长痱子或出现皮肤的糜烂。尿布要及时更换,防止尿、便长时间接触皮肤而引起尿布疹。  BlT@: }r  
  (3)防止感染:新生儿皮肤的抵抗力弱,要防止感染。接触新生儿时尤其要重视洗手。新生儿的衣服、尿布用后要清洗干净,晒后换用,避免病菌感染。  9jPh yl>  
  (4)加强检查:每日给新生儿洗澡和换尿布时,仔细检查新生儿全身的皮肤,以便及时发现皮肤是否出现皮疹、损伤或其它异常情况。 f}Wa,J-  
s<j])k4  
ez3+57DvO  
12、如何新生儿洗澡? @xE}v;YU(  
IlKHAB@O  
在为新生儿洗澡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准备好清洁的浴盆、洗澡用的小毛巾、浴巾、婴儿皂、热水、洗澡后准备更换的衣服、尿布及包被等。洗澡前应把门窗关好,不要有穿堂风。在冬季,室内温度如能达到23-26℃比较适宜。如室内温度达不到这一标准,可用塑料浴帐来保证温度适宜。父母在洗澡前一定要洗净双手,将准备的洗澡水倒入浴盆,水温一般为40℃左右,父母可以把前臂放在水中试一试,感觉不凉不烫就可以了。  &#39;E`o5vg[  
  在新生儿脐带未脱落以前,不能将新生儿放在水里洗澡,以免弄湿脐带。正确的洗澡方法是将上下身分开洗。洗澡时先用浴巾把新生儿的下身包好,父母用左肘部和腰部夹住新生儿的臀部和两条腿,并用左手掌托住头,拇指和中指分别堵住新生儿的耳道,其目的是避免洗澡水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洗时父母用右手拿着小毛巾,先将新生儿的脸洗净擦干,然后洗头。洗头时先将婴儿皂搓在手上,然后再慢慢轻柔地在新生儿头上揉洗。洗净头后,再分别洗颈下、腋下、前胸、后背、双臂和手。由于新生儿颈下腋下的皮肤皱褶和手心的皮肤非常容易糜烂破溃,因此在洗澡时要注意清洗。洗完上身后用浴巾包裹,将新生儿的头部靠在左肘窝,左手握住新生儿的左大腿洗下半身,分别清洗臀部、大腿根、小腿和脚。特别注意清洗臀部和大腿根的皮肤皱褶处。洗完澡后立即用浴巾将水渍沾干,不要用力擦拭,以免损伤皮肤。可用婴儿爽身粉撤在皮肤皱褶处,并用酒精擦拭肚脐。最后让新生儿穿上预先准备好的干净衣服,并用尿布包裹好。整个洗澡过程要动作轻柔迅速,一般5一10分钟。洗澡后可以给新生儿喂奶,然后让他舒舒服服睡上一觉。  ~[8S @ 7@n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就可以在浴盆里洗澡。常常先洗脸和头,之后在盆底放上一条毛巾,左手握住新生儿左肩,使头靠在前臂上,右手托住臀部,放入水中的毛巾上,洗澡方法同前。一定要注意水面齐腰部即可,洗澡时要把头托住,防止头部滑入水中。  Ive@DfW}  
B*UKF.>  
bTLyou yx  
X7a?{o_  
13、怎样为新生儿换尿布? xpa8)4%-$e  
%"B^&J  
初为父母,在为新生儿更换尿布时总是显得手忙脚乱,不知怎么做好。往往是弄得新生儿不太舒服或粪便污物到处都是,很不卫生。这里我们向年轻的父母介绍一下怎样来为新生儿更换尿布。  {lH F dt  
  当尿布湿了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更换。先将洁净的尿布准备好,如果新生儿大便了,还要事先准备好洗臀部的温水和小毛巾。更换时,先掀开尿布的前片,如尿布上仅有尿液,可用左手握住新生儿的脚部,右手将尿布前片干燥处轻轻由前向后擦拭外生殖器部位,将尿液沾干,然后抬起臀部,把尿布撤出。  8HHj\,]  
  如有粪便,要将粪便折到尿布里面,取掉后包好放在一边,尔后用柔软的卫生纸将臀部上的污物擦干净,再用准备好的小毛巾沾上温水抹洗臀部。注意应从前向后冲洗,并要将皮肤皱褶处的污物清洗干净。最后将干净的尿布放在臀下,包好。  "A1B~wNy  
  在新生儿每次喂奶前应先换上干净的尿布,这样吃奶后新生儿就能舒舒服服地睡觉了。否则,吃奶后再换尿布,很容易引起新生儿呕吐 [Ct Mkzu  
?F1={*V #c  
Hxl 3&9  
14、新生儿臀红怎么办? -h[xV \~  
!` I!P{F  
新生儿臀红是因没有经常保持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而造成的。由于臀部兜尿布的部位接触湿尿布的时间较长,大便、尿液均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加之新生儿皮肤柔嫩,很容易发生臀红,局部皮肤可出现红色小丘疹,严重时皮肤糜烂破溃,脱皮流水。  WX<1WjIp,  
  一旦发生新生儿臀红,在治疗的同时要做好臀部的护理,这样才有利于臀红的尽快恢复。  "Y?7"S%Q   
  首先,要注意保持臀部干燥,发现尿布湿后要及时更换。新生儿的尿布要选用细软、吸水性强的旧棉布或棉织品,如旧被单、棉毛衣裤等制作,这不仅柔软,不损伤新生儿的皮肤,而且透气性好,新生儿会感到很舒适。尿布外面不能包裹塑料布,因密闭不利湿热散发,极易发生或加重臀红。如为防止尿布浸湿被褥,尿布下面可垫以小棉垫或小布垫。在炎热的夏季,室温较高时可将臀部完全裸露,使新生儿臀部经常保持干燥状态。  |Kn :XD  
  其次,要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换下来的尿布一定要清洗干净。如尿布上有污物时,需选用碱性小的肥皂或洗衣粉清洗,然后要用清水多洗几遍,要将碱性痕迹完全去掉,否则刺激臀部皮肤。清洗完后要将尿布用开水烫一下,拧干后放在阳光下晾晒干,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此外,每次大便后,要用清水洗净臀部,保持局部的清洁。当皮肤发红,特别是破溃时,不要用肥皂清洗,以避免刺激局部。  0gSqoE=  
  臀红的治疗,局部可涂鞣酸软膏;如皮肤破溃流水,可涂氧化锌油,以帮助吸收并促进上皮生长。只要在治疗的同时注意护理好臀部的皮肤,臀红很快就会好转 RFRbmHOJ  
x*G7Ql  
fLme%4 (  
};[t`o  
15、怎样保护新生儿的脐带? =i)[oU2$  
3*`*"  
脐带是母亲与胎儿联系的纽带,通过脐带,母亲将营养物质带给胎儿,并将废物排泄。胎儿出生后,脐带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断脐时仅在新生儿的腹部留下一个脐带残端。不能小看这个小小的伤口,当它没有完全闭死时,脐带内的血管是与新生儿的血液相通的,如果此时没有注意保护好脐带,细菌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脐炎,重则病菌入血,可造成败血症而危及新生儿生命。因此,不能忽视对新生儿脐带的精心护理。  ^}AEWj  
  脐带被结扎后,一般3-7天就会逐渐干燥脱落。在脐带未脱落以前,一定要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不要将新生儿直接放入盆内洗澡,避免脏水感染脐部;不要将尿布兜在脐上捂住脐部,以免尿液污染。在每天洗澡后,最好用75%酒精擦拭脐带根部,擦时用手将脐带轻轻提起,从脐根部呈螺旋动作向四周擦拭,不能盲目地来回乱擦,以免将周围皮肤上的细菌带入脐部。  cXZV?`Eei  
  脐带脱落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痂皮,这层痂也会自然地脱落,父母不要用手去触摸它。痂皮脱落后局部会有些潮湿或有少许米汤样分泌物,可用75%酒精涂于脐部。一般不主张涂紫药水(龙胆紫),原因之一是影响观察局部的变化情况;二是如果局部有感染,紫药水(龙胆紫)表面易形成结痂,不利痂下的脓性分泌物外流。  L@5%ma=v)  
  在护理新生儿脐部时,如发现脐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有臭味或有肉芽生长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 ^Z)t8_   
P;+0&JM1  
pjF Y#nc|  
@RA# h.)  
16、新生儿为什么会有进睡眠不安? "}qn:+B  
新生儿每天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每日约睡20小时左右;但是有时新生儿会出现睡眠不安稳,如睡一会儿就醒或哭闹不睡。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时很担心,因为长此下去,睡眠不足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不利,同时也影响父母的休息。父母们常为此而精疲力尽,不知怎么办才好。  !%>fQaEq  
  正常的新生儿有时也会出现睡眠不安,父母要着重寻找引起睡眠不安的原因。看一看是不是母乳量不足,新生儿有没有吃饱,摸一摸新生儿是否有汗或四肢发凉,查一查尿布是否湿了或包裹得太紧,使新生儿不舒服。父母可针对不同原因,设法将孩子喂饱,调节室温,包裹适宜,尿布随时更换。这样,新生儿就会香甜地睡上一觉。  uBkxh<Y$  
  此外,环境的嘈杂惊扰,习惯于拍抱颠晃,日夜睡眠的倒错,都会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睡眠。父母要有意识地进行纠正。  GK&#39;"~`X}  
  当新生儿生病时,睡眠不安也是一个信号。如发热或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新生儿往往睡得不踏实。还有的新生儿由于母亲在孕期没有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出生后母亲供钙突然中断,外源供钙又一时未能马上跟上,因而出现新生儿低钙血症,早期可表现为烦躁、睡眠不安,经医生确诊后,给予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症状即可消失。  |K}K@}W\X  
iwa46H9  
o{u J  
@<MbTOK2  
17、新生儿哭闹不止怎么办? yRzaF:+  
Un6o&  
哭是新生儿的语言,正常的新生儿每天都会哭上几回。新生儿正是以哭闹作为表达及寻求帮助的方式。因此当新生儿哭闹不安时,父母应及时仔细地观察,看看新生儿究竟因为什么原因而哭闹不安。  ~:j=f,2F  
  正常的新生儿哭闹不安时,往往可能是口渴了,想吃奶,或是躺久了想让妈妈抱一抱。当有些不大舒适时,新生儿也会哭闹一阵,如房间温度过高,衣着包裹得太热,尿布湿了,衣服穿得不舒服或有异物的碰压。当父母满足了新生儿的要求或调整了新生儿的不适后,新生儿的哭闹马上就会停止,恢复如常。  Y\&fph$&#39;  
  新生儿有病时,也常以哭闹作为一种征兆向我们报告。因此,当新生儿哭闹不安并精神较差时,要给他试一试体温是否发热;当触及新生儿某一局部而哭闹加重时,要细心查看身体各部位有否异常,如臀部、颈下、腋下皮肤皱褶处最容易发生皮肤糜烂,耳朵、脐带处有否流脓等;当新生儿突然哭闹,哭声高而尖,眼神发呆时,常为脑部病变的迹象;又如新生儿哭闹不安,并在其安静时呼吸次数明显增快,提示可能是患了新生儿肺炎。  1m%#m!HV  
  由此可见,父母认真识别新生儿哭闹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当新生儿出现与往日有明显的反常表现时,要结合新生儿的精神、吃奶情况及一般表现综合分析,若考虑哭闹不安是由疾病引起,应立即送往医院诊治,不能延误。 l3I%ECS2  
fey3k$#  
7>Tl+PC1  
7&-WfPX!f  
18、怎样护理生病的新生儿? uT%;?jS  
vlD}S;ip  
新生儿刚刚离开母体,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抗病能力又很低,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也很差,如果护理不当,一旦生病,极易发生危险。  /D18~&#39;  
  在新生儿生病时,有时需要在家庭中进行护理,父母除按日常护理之外,还要给予特殊的关照,特别是要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  %<[y~/)/b.  
  护理前一定要认真洗手,房间内应温度适宜,保持空气新鲜,避免他人接触新生儿。护理时除按时喂药外,要趁更换尿布或被污物弄脏的衣服时,摸-摸新生儿小手小脚,粗略掌握体温的变化,必要时应测量体温。喂奶时速度要比平时减慢,边吃边观察新生儿吸吮及吃奶量有无变化。同时在护理时要随时查看新生儿的精神、面色和呼吸情况,与平时有无改变。  [`?5Bx  
  如果出现发热,体温>38℃或体温<35.5℃,表示有严重的感染。吃奶时吸吮无力,吃奶量不及平日的一半或不吃奶、呛奶、反复呕吐等,均说明病情有变化。当新生儿应该醒着的时候,却想睡觉或精神不振,或面色苍白,口唇发青,安静时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时,都是病情危重的表现。此时应及时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治疗。不能继续留在家中护理,否则会因延误病情,而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9tia1I<9W  
m>!PB#&#39; T0  
KYNKsf\X  
M|+Qi FS_  
19、怎样预防新生儿发生意外事故? u{8.9/E  
&#39;E Xaw4  
父母在看护新生儿时,有时由于一时的粗心大意,往往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这里我们提醒父母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预防新生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jjv(=z;%  
  (1)给新生儿喂奶时:如果新生儿吃奶过急,急促地吞咽,最容易出现呛奶,奶可以从鼻中喷出,严重时可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因此,对于吃奶性急的新生儿,母亲在哺喂时要注意让他先吃几口后,将奶头拔出,稍停片刻再喂。每次喂奶后应抱起拍背,最好打个嗝后再放下侧卧,这样既减少吐奶的机会,又可避免万一吐奶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的可能。  ;R_mhv%:w  
  (2)给新生儿穿衣时:初次穿的内衣裤在穿前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无异物,有无脱落的线头,不要忽略这些必要的检查。一个异物,就有可能会伤害新生儿;一个线头,就有可能缠绕新生儿的手指、脚趾,影响局部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TSB rXH A  
  (3)给新生儿洗澡时:浴盆内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洗前父母一定别忘记先用手背试一下水温,再将新生儿放入盆中,同时注意托住头,防止滑坠水中。  NBm2G[5||  
  (4)当新生儿睡眠时:不要将新生儿面部捂严,口鼻要充分暴露。特别是有的母亲爱搂着新生儿睡觉,熟睡翻身时很容易压着新生儿而发生窒息。要格外当心。  lR/a{npU  
  (5)当新生儿用药时:不论是口服药物还是外用药,用前一定要仔细查看核对,以免发生误服误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tys{g  
  (6)其它:有新生儿的家庭最好不要养小动物,因为小动物不仅携带各种病菌传染新生儿,同时也存在着抓伤咬伤新生儿的可能 +d+~=~:(  
sp&#39;44C*C  
G4P FhSZ  
(.F6MMFh%  
20、给新生儿喂药时应注意什么? W$\CYPL^h  
VY*l7 %}  
当新生儿生病时,免不了要给他喂药。新生儿的味觉反射尚未成熟,对各种味道不太敏感,只要父母掌握好喂药的方法,一般都能比较顺利地将药物喂进。  ]nz,BJ&  
  在喂药前首先应查看药物,核对剂量,以免误服而发生危险。如为片剂药物,应把药片研成细粉,然后溶化在少许温开水中,注意溶药的水不要太多,稀释即可。  PlPR\  
  喂药时可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方法:①使用滴管。家庭中使用喂鱼肝油的滴管,将药液吸满后,把管口放在新生儿口腔颊粘膜和牙床间慢慢地点点滴入,要随着新生儿吞咽的速度缓慢进行。②使用奶瓶。将药液倒入奶瓶,让新生儿自己将药液吸吮进去。但奶瓶容积较大,药液不免会沾在瓶内,为保证喂进足够的药量,最后应用少许的温开水洗净瓶内,再喂新生儿。②使用小勺。喂药时新生儿的头要偏向一侧,把装有药液的小勺紧贴其嘴角,直接慢慢倾入,要等新生儿把口内药物全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速度要慢,喂药后再喂几口清水或糖水。  4 #l "  
  在喂药时还应注意,如果新生儿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迅速将新生儿抱起轻拍后背,防止药液呛入气管而出现意外窒息。此外,喂药时不要将药物和乳汁混在一起喂,因为乳汁和药物的混合可能会出现凝结现象或降低药物的治疗作用,加之喂奶与喂药同时进行也影响新生儿的食欲,最好还是单独喂服药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21、怎祥才能保证有足够的乳汁哺喂婴儿 )yvsr>  
乳汁的多少与它的产生和排出有关。乳汁的产生是通过泌乳反射来完成的。在脑底部的脑下垂体前叶分泌一种泌乳素,可使乳房的腺体细胞分泌乳汁。婴儿的吸吮刺激乳头的神经末梢,这个刺激传到脑下垂体的前叶,产生泌乳素,再经过血液输送到乳房,使乳腺细胞分泌乳汁。吸吮的次数越多,乳房排空得越好,分泌的乳汁就越多。相反,如果不吸吮乳头,乳房就会停止泌乳。所以说乳房是一个勤奋的供需器官,需要得越多,供给得就越多。  Z]n2vH6g  
  产后为了有足够的乳汁,还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c# I;YM  
  (1)母亲要有自信心,精神愉快,放松,不急躁。  wE,~  
  (2)按科学的道理哺喂,在产后及早开奶,按婴儿的需要随时喂奶,喂奶姿势要正确。 qj#X^3yH  
  3)母亲在喂奶期间应保证足够的营养和合理平衡的膳食,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汤水等;按孩子的生活规律,尽快与之同步,孩子睡,妈妈也睡,孩子醒了,就作好喂奶的护理,尽量保证休息好。在喂奶过程中,妈妈难免受到环境、情绪的影响,有时奶量会减少,这叫“暂时母乳不足”。只要坚持母乳喂养,让孩子勤吸吮,很快奶水又会多起来的。  JM\u<df^ _  
KT7gu7  
22、婴儿的服装制作有哪些卫生要求 $.n4rq 8!V  
初生的宝宝处在快速生长发育期,活泼好动是突出特点,因此,要求婴儿服装宽松、舒适、身体不受约束、穿脱方便为宜。服装被称为人体第二层皮肤,对人体脏器和皮肤都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新生儿皮肤角化层薄,易受外力损伤,因此,为新生儿选择的面料,应是柔软、吸水性好、白色或淡色的纯棉面料或棉制品,不宜用深色的尼龙等化纤面料,以防刺激皮肤而发生过敏反应或瘙痒。在服装的做工上,注意边角、接缝要平展,无硬棱,以免磨损皮肤。否则宝宝的皮肤破损,一旦继发感染后,会酿成大祸,引起败血症。  z[c#%!wO7:  
  此外,婴儿服装存放时不宜接触樟脑球、灭虫药等,尤其婴儿的内衣裤、尿布等更应避免,以防经皮肤吸收而中毒。  Vlm|S  
TZ:c.MOU+  
23、婴儿穿什么样式的服装好 "(wtEg06)  
服装样式应按小儿不同月龄、性别和季节特点,选择不同样式。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和好动,所穿服装不应束缚其活动,不得有碍自由呼吸、血液循环和消化,不应对皮肤有刺激和损害,不能应用腰带,以防约束胸腹部。因此新生儿服装样式要简单、宽松,易穿、脱。上衣最好是无领小和服,掩襟略宽过中线,大襟在腋前线处系布带,以便腹部保暖好。后襟较前襟要短l/3,以免尿便污染和浸湿;这种上衣适于新生儿和2-3个月婴儿。新生儿下身可穿连脚裤套,用松紧搭扣与上衣相联。一方面可防止松紧腰带对胸腹部的束缚,也便于更换尿布,还对下肢有较好的保暖作用,可避免换尿布时下肢受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第三部分:婴儿期 &<tBe  
kDq]r_S#  
38.婴儿应在什么时间出牙及应注意些什么 O ?ywrvi  
牙齿的发育是骨骼成熟的一个粗略指标。从婴儿乳牙萌出速度和时间来看,也能反映出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好坏的状况。有人说牙齿是小儿健康的标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乳牙萌出的早晚,与婴儿的体质、营养、性别、地区及其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个体差异比较大,早的4个月就开始出牙,晚的可到10个月,一般大多数婴儿多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牙齿。  i)]W-$j@.  
  按照不同月龄,婴儿应出多少颗牙呢?父母可采用下列公式简单地估算一下:出牙数(婴儿)=月龄一(4或6)。例如10个月的婴儿,乳牙应为4颗或6颗;在1岁时多数已有6-8颗乳牙;2岁时乳牙应出齐,共为20颗。  A)F|V Y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一般是下颌先于上颌,由前至后的顺序。最先萌出的常是是下面中间的门齿,然后是上面中间的门齿,以后挨着中间的门齿左右长出。  4}_ptjJy  
  婴儿出牙时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萌出。在婴儿萌牙时期要注意供给各种营养素,特别是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等必需的营养成分。为此,婴儿饮食应多样化,可给予蛋类、肉泥、鱼泥、菜泥、果泥以保证营养,同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此外,有些婴儿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现局部痒痒、流口水等现象,这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但此时可以有意识地给婴儿一些饼干之类的硬食物,让他磨磨牙,可促进乳牙的萌出。  \2 W"v#i  
假如10个月仍未出牙,父母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婴儿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到1岁时才出第1颗牙不算什么问题。但是,如果1岁后仍末萌出第一颗牙或没有任何出牙的迹象,就要考虑是否营养素的供给缺乏或因佝偻病等疾病而有碍乳牙萌出。  a`|%F|  
39.什么时候颅囟该闭合了 x!AnKujc0  
颅囟是几块颅骨相交接而形成的间隙。婴儿主要有两个颅囟,即前囟和后囟。前囟位于颅顶部,它是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大小,在出生后数月它随着头围的增长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而变小。正常健康小儿一般在1一1.5岁时就闭合了。后囟位于脑后枕部,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就很小或接近闭合,出生后1个半月就应完全闭合,最晚2—4个月也就闭合了。  <j?I]:Y  
  颅囟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发育和颅骨发育而闭合。颅囟闭合的变化主要反映颅骨的骨化过程。如果过早闭合,可造成小头畸形,从而影响大脑发育,这样的小儿往往智力发育较差。如晚闭,常见于佝偻病,是由于小儿缺乏维生素D,导致骨骼钙化的异常而出现颅囟晚闭。还有脑积水的小儿,因脑部疾病引起脑脊液的增加,可因颅内积液的膨胀使得颅囟不能闭合,脑积水也严重影响小儿的脑发育,可造成呆傻。  9PL|]K/_!m  
40.婴儿睡眠时间多长才合适 th{EW HKD  
婴儿的睡眠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婴儿疲劳时,需经过充足的睡眠之后,才能解除疲劳,才能吃得好,玩得好,长得好。在婴儿时期,每天应睡几次,睡多长时间,对安排婴儿的生活和习惯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b m@lj|Q41  
  我们知道,婴儿的神经系统是在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小注意合理安排婴儿的睡眠、活动,逐渐形成长期定时有规律的习惯,使大脑的有关区域对外界的这种习惯形成条件反射,从而为小儿生活规律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jX x}r4  
  在婴儿期,掌握睡眠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不同月龄婴儿生理、神经系统发育和消化功能的特点来安排。月龄越大,白天睡眠次数及时间越少,但仍应注意到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婴儿的生长。父母可根据自己婴儿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睡眠的次数和时间。 dY\Wv*q1w  
41.婴儿为什么容易流口水 ` uU}zx  
新生儿由于唾液腺及神经反射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唾液分泌量很少,不会流出口水来。在出生4个月以后,婴儿的唾液腺发育逐渐趋于成熟,唾液分泌增加,4-6个月的婴儿大约每天可分泌唾液200毫升左右。但是,此时婴儿的口腔相对较浅,吞咽功能没有发育完善,闭唇和吞咽的动作不协调,不会调节口内过多的唾液,所以容易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IGLL*jDd  
  特别在4个月以后,婴儿开始出牙了。出牙时的神经刺激,开始学习咀嚼,都会促使唾液的分泌明显增加,常常表现为婴儿的下巴不停地流着口水、围嘴湿透的现象,父母为此很烦恼。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将这一年龄阶段流口水的现象称为“生理性流涎”。当婴儿逐渐长大,吞咽功能进一步协调完善时,流口水就会减少,个别婴儿可能会流的时间稍长些,但大多数2岁以后就不再流口水了。只有当婴儿患咽喉疾病、口腔溃疡或疱疹时,才会出现口水增加。医治痊愈后,流口水现象就会消失。 w:7|F3`  
42.婴儿什么时候能坐 r&>@,N)d  
能够自由地抬头是婴儿独坐的先决条件。满月的婴儿当被扶至坐位时,常常头向前垂,背始终是弯弯的,直不起来。3个月的婴儿被扶坐时,头能抬起一会儿。5个月的婴儿被扶成坐位时,头就稳多了。到了6个月,婴儿能在较硬的木板床上独坐一会儿,但有时两手还要在前面支撑着,否则就会左右摇晃。此时,坐在婴儿车里已不成问题。7-8个月时,婴儿不用手支撑也可坐得稳稳当当了。9个月时,能独坐10分钟,两只手可以自由玩耍,拿取玩具,身体前倾时不会跌倒。10个月时,身体向两边倾斜也不会跌倒,并能由坐位改成俯卧,或由俯卧变成坐位。11个月的婴儿已经坐得很稳,可以随意将身体向两侧转动。  HU% ^grl&#39;  
  婴儿躺在小床上眼能看到的、手能抓摸到的只是一个很小范围,坐起来却不同了,他的视野扩大了,手能接触的东西也多了。父母可以根据不同月龄婴儿动作发育特点,帮助婴儿练习坐。但在他们还不能坐稳时,不要使他们长时间处于坐位 As( "$  
43.怎样训练婴儿学习爬行 k^-UbVi  
爬行这个训练项目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但它对提高婴儿全身的协调性非常关键,因此无论哪一个婴儿均应在相应的月龄进行这个训练。  2JHGtYz-7  
  一般的训练方法是这样:婴儿6个月以后,应经常让他俯卧(趴着),在他面前放个玩具逗引他,使他有一个向前爬的意识。开始时他不会爬,父母可用手顶住他的脚,促使他的脚向后用力蹬,这样他就能向前挪动一点。在学习爬行的最初,首先要求婴儿的双臂及肩部要有一定的支撑力,没有支撑力就不能爬行。随后他的双臂和肩能够调换重心,在他向前爬时,身体的重心能从一侧上肢移至另一侧。其次,要求婴儿的腿应缩到腹部下面,这时我们看到的婴儿是手和膝盖着床,这时的爬才能叫真正的爬。当婴儿手膝着床爬有困难时,父母可用两手轻轻托起孩子的胸脯和肚子,帮助他的手和膝盖着床,然后再向前稍微送一下,让他有一个爬的感觉。不断地练习俯卧,反复锻炼双臂、双腿的力量及重心的移动,婴儿很快就能学会爬。当然,不是会爬几步就行了,还应继续锻炼婴儿爬的速度。训练爬速需要大一点的场地,光使用床面就不够了。可买几块地毯铺在地上,或者让婴儿穿厚一点的裤子在地板上随便爬,这对婴儿非常有好处。  fd<,:[w{  
  训练小婴儿爬行,就等于训练他全身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随着爬的进展,婴儿就能转到跪、转移重心和站立,然后很快就能学会行走了。 KSxQu>,#;  
44.婴儿什么时候会站 qHN]9Jz@  
婴儿运动功能的发育是循序渐进的,同时,与肌肉的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婴儿在经历了抬头、坐、翻身、爬行等运动发育的过程,慢慢过渡到要开始学习站立了。  E;R*=<,R  
  婴儿腰部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发育是站立的基础。在新生儿时期,扶其直立时,下肢仅稍能负重,可出现踏步样反射。至婴儿3-4个月时,扶他站立后,往往膝关节和髋部呈屈曲状,显得无力。只有到5-6个月时,用手支撑着婴儿的腋下,让其站立时,下肢能够负重,并能上下跳动。8个月时,婴儿才能较好地支持身体,搀扶时能站立片刻,背、腰、臀部也能伸直了。一般在9-10个月时,婴儿就能独自站立了。  U+&dGt9C_  
  父母应抓住婴儿运动发育的时机,在此阶段帮助和训练婴儿站立。站立不仅仅是运动功能的发育,同时也能促进婴儿的智力发展。当婴儿站起来了,视野就更加广阔,看得多了,摸得多了,新奇的探索会使婴儿增加更多的尝试,有利于婴儿的成长。  W]#Lfic  
  训练婴儿站立时,要由易到难逐渐进行。刚开始时,可用双手支持在婴儿的腋下,让其练习站立。在比较稳定后,可让婴儿扶着床栏站立。慢慢地婴儿就能很稳地扶栏而立,并能自如地站起坐下或坐下站起。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婴儿就能较好地掌握重心,最后脱离栏杆独立站立了。  )Kr{ e5  
在婴儿刚开始学站时,父母应注意给予保护,同时要注意检查床栏,防止发生摔伤、坠床等意外事故。  QGpLX$Wf&q  
45.怎样教婴儿学走路 av9A/T]z  
婴儿开始蹒跚学步了。这时,父母不要伯孩子摔倒,要鼓励大胆的进行尝试。  "$". C,  
  行走是靠两条腿交替向前迈进,每走一步都需要变换重心才能步伐稳健。婴儿初学走路,往往就是在摸索如何掌握好重心来协调行走的步伐。  iUQ^p{}  
  婴儿一般在10个月后,经过扶栏的站立已能扶着床栏横步走了。这时怎样来教婴儿学走路呢?  .x)GogY  
  首先,在婴儿初学走路时,为防止摔倒,应选择活动范围大,地面平,没有障碍物的地方学步。如冬季在室内学步,要特别注意避开煤炉、暖气片和室内锐利有棱角的东西,防止发生意外。同时要给婴儿穿合适的鞋和轻便的服装,以利活动行走。  ]/4nS:8g|U  
其次,初学时,可让婴儿在学步车里学习行走,当步子迈得比较稳时,父母可拉住婴儿的双手或单手让他学迈步,也可在婴儿的后方扶住腋下或用毛巾拉着,让他向前走。锻炼一个时期后,婴儿慢慢就能开始独立的尝试,父母可站在面前,鼓励他向前走。初次,他可能会步态蹒跚,向前倾着,跌跌撞撞扑向你的怀中,收不住脚,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重心还没有掌握好。这时父母要继续帮助他练习,让他大胆地走第二次、第三次。渐渐地熟能生巧,会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独立行走了。1岁多时已能走得比较稳了。  ku A7^[^g  
  此外,在婴儿学步时,父母应注意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因怕摔就不练习了。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教。初学时应每天安排时间陪着学步,并注意保护,这样有利于婴儿更快学会走路 :M2j-(kS`  
46.婴儿最爱听什么声音 ,]y=t}c0,=  
婴儿当然最爱听妈妈的声音。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天天听着妈妈心脏的搏动声,伴着妈妈充满憧憬的歌声成长,这可是有血缘关系的。出生后也是妈妈第一个与宝宝说话。在以后的养育过程中,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无论是喂奶,还是换尿布、洗澡,妈妈都会轻声地与他说话、逗笑。逐渐地,孩子与母亲产生了感情联结——依恋。婴儿只要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高兴,感到安全和满足,因为他最喜欢听到妈妈的声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看到,当小儿哭闹时,只要他最亲爱的妈妈一叫他,他很快就会停止哭声,转头去找他的妈妈。可见,婴儿多么喜欢妈妈的声音。  SbzoBG5m  
  因此,妈妈应多和孩子说活、唱歌、逗笑,使婴儿情绪愉快,产生和发展健康的依恋,促进心理的正常发育,同时促进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为语言的表达打下基础。  N-^k||  
  当妈妈忙于家务活,暂时没时间陪孩子玩时,可将对他说的话、歌谣以及唱的歌用录音机录下来,当你走开时,把录音机打开放在他身边,也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最好还是妈妈面对面地与婴儿说话、交流。  cdX|+c@)L  
47.婴儿不爱发声是否有问题 7 2br2  
一个正常的婴儿,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满足的时候,他可以安静地自己玩,但时常也很活跃,不断地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8b>6T  
  如果婴儿不爱发音,甚至很少发音,这样就不好了。因为发音是婴儿语言发育的最初阶段,2-3个月的婴儿已能发出喉音“啊——”、“依——”、“呜——”等;6个月开始出现辅音,如b、p、m;以后唇音与元音结合,形成“Papa”、“mama”的音节。8-9个月以后,在小儿无意识发音的基础上,可逐渐教他将发的音与具体的人或物联系起来,最后发展到有意识地表达。如果婴儿不爱发音的话,以上过程就无法顺利进行。  MwfenF^o:  
  发现婴儿不爱发音,就要注意观察他其它方面的发育是否与同龄儿一致,最好请保健医生做一下全面的发育检查。如果孩子的听力、运动能力、语言的理解能力、模仿能力及其它方面的发育均正常,那么强化语言环境的任务就在于父母了。多跟孩子说话,无论是喂饭、换衣服、洗澡,还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要简单、生动地描述你在干什么。此外,轻声发出婴儿喜欢的音,逗引他高兴;模仿他发过的音,诱导他与你“对话”。可以从元音开始,逐渐过渡到辅音,最后拼出音节。通过以上训练,婴儿很快就能发出很多音节,为以后学说话奠定基础。  KEqOjqz  
48.怎样教婴儿有意识地称呼人7-8个月的婴儿会发出不少音节,如ba、da、ga、ma等,但所有这些音都是孩子无意识地发出的。在此阶段应如何教孩子有意识地称呼人呢?   w=^9LO  
  婴儿有意识地叫人、说话,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当孩子发出“mama”的音节时,首先赶快重复孩子的发音,然后立即与实际人物相联系,如指着妈妈说:“这是妈妈。”经常不断地说,将词与人物反复联系,使孩子逐渐形成印象:“mama”就是抱自己、亲自己的妈妈。当你问他:“妈妈在哪里”孩子就会转头找妈妈了。这时,离孩子张口有意识地叫妈妈就为期不远了。  \o+k?#g q  
  婴儿学说话的初期确实显得很困难,有时教1-2个月也未见有多大成效。,父母在此阶段往往非常着急:“他怎么还不说话”其实,你所教给他的内容,已经作为信息全部储存在他的脑海中了,只是时机未成熟。因此,父母应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说话,教孩子认识家里所有的人,认识各种各样的物体及名称。一旦孩子的“理解”与“表达”沟通,那他就不只是有意识地说1个字了,而是很快发展到说2个字、10个字,甚至100个字。 = >)Tr Y  
49.婴儿认生怎么办 swYe-#bE&  
婴儿从4个月起就能认母亲,6个月开始认生,8-12个月认生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失措;有的婴儿尤为严重,见到生人就哭。父母对这样严重认生的孩子总是头疼:“没出息,怎么见不得人”。其实,认生是婴儿发育过程的一种社会化表现。小婴儿在母亲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只要在母亲或家人身旁就觉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婴儿就会出现焦虑,甚至恐惧。认生的程度(即对恐惧的耐受力),与婴儿的先天素质有关。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的婴儿,认生较严重;而性格外向、乐于交往的婴儿,认生较轻。  EP,E++,#  
  对婴儿认生的表现不能斥责,否则会加重他的紧张与恐惧。我们常常采用“系统脱敏”这一心理疗法来克服婴儿的胆小、认生的行为。具体做法是:先由妈妈抱着让孩子在远处观望生人,然后离得近一点让他与生人接触,以后逐渐增加强度,鼓励他与生人相处,慢慢地使他的焦虑或恐惧程度降低。家里来了陌生人,不要让他一开始就抱或亲孩子,而应在相互交谈,婴儿与他熟悉之后再亲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随年龄的增长,小儿独立能力的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认生的现象会很快好转。  g,bpPomH  
50.婴儿总爱拿东西住口里放怎么办 l?L+QE~AR  
过了半岁,婴儿学会坐了,他的视野比躺着的时候开阔了许多。随着视野的扩大,他的双手也开始活跃起来,到处抓东西。但令人奇怪的是,孩子总喜欢把抓到的东西放进口中吮一吮、舔一舔、咬一咬。爱清洁的父母总是着急地拿下玩具对孩子说:“太脏了,不要放到嘴里!”可爱的小宝宝才不理那一套呢!抓住另一个玩具照样放到口中。父母们忧心仲仲:“孩子总爱把玩具放到嘴里怎么办?”  SE -0"c+  
  其实,如果知道了婴儿在这个年龄为什么喜欢把玩具放入口中,那么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担心了。孩子的发育遵循头尾规律,即从头部开始,向脚发展。运动的发育规律是这样,感知觉的发育也是如此。6-8个月的小儿,正值探索事物的萌芽期,当他抓到一个东西时,除了看一看,敲一敲,他总是马上把物体放入嘴里,通过吮、舔、咬等方式来尝试,来探索。这是他在这个时期非常重要的一种探索方式。在探索的同时,婴儿还能获得无比的欣慰。  1j&O<  
  年轻的父母们了解婴儿的这种发育行为,恐怕就不会太阻挠孩子的探索活动了。不过应该注意的是,玩具应经常清洗干净,以免因不卫生而引起肠道疾病;有毒的或有危险的玩具不要让孩子往嘴里放,比如上了漆的积木、有锐边的铁制玩具汽车等。 :o }}XO  
51.为什么婴儿总爱吮手指或脚趾 !R.u 3@  
婴儿吸吮自己的手指,会使父母不高兴。有的孩子还吸吮脚趾头,更使父母吓一跳。他们纷纷责备孩子:“又吃,什么时候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J c1O5@  
  其实,婴儿吮手指或脚趾这一现象,体现了婴儿用嘴对手指、脚趾的一种探索行为;这一现象还说明婴儿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显著提高,达到了能使手(脚)——口动作相互协调的智力水平;此外,心理学家认为这一行为对稳定婴儿自身的情绪有很大作用,即所谓的自慰行为。如婴儿饿了、寂寞的时候,通过吸吮亲密的手指、脚趾,很快就能安稳下来。  NYfQ"p|#  
  当父母认识到婴儿为什么吮指后,可能就不会整天为孩子的这一行为而烦恼。随着婴儿的成长,五彩缤纷的世界会使他目不暇接,使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吮指(趾)这一现象会自然减少。父母应尊重婴儿的主张,理解他发育中的特点,培养他的自信心,不要因盲目地干扰吮指(趾)而影响了他正常的心理发育。 Vg% f  
52.为什么婴儿总喜欢敲打东西 VEs.(o]|}  
婴儿快1岁时,大多数都喜欢拿东西当鼓敲。有的父母专门为孩子买了电动玩具,没想到孩子拿起来就往桌上敲,几下就敲打坏了。有的妈妈无法忍受这种声音的刺激,会对孩子唠叨抱怨。  cVNLr_  
  请父母们理解婴儿的这种行为,这同样也是婴儿在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探索行为。8—12个月的小儿,要了解各种各样的物体,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他的动作所能产生的结果,通过敲打不同的物体,使他知道这样做就能产生不同的声响,而且用力强弱不同,产生音响的效果也不同。比如,用木块敲打桌子,会发出啪啪的声音;敲打铁锅则发出当当声;一手拿一块对着敲,声音似乎更为奇妙。婴儿很快就学会选择敲打物,学会控制敲打的力量,发展了动作的协调性。  P7&zgJ  
  如果父母能理解婴儿为什么爱敲打东西的原因,就会积极地帮助他发展这一探索性活动。我们有一个小建议:对这个年龄的孩子不必去购买高档的新玩具,只需找一些带把的勺子、玩具锤子、玩具小铁锅、纸盒之类的东西就足够了。愿您在与孩子的游戏交往中关心他,理解他,帮助他找到发展各种技能的方法来。  B_r6wd\@1%  
53.婴儿总爱往地上扔玩具怎么办 9($FtI_k  
快到1岁的婴儿总喜欢往地上扔玩具,然后大叫,让成人捡起来给他。没等你转身,他又把玩具掷到地上,等待你再捡起给他。  4QWYJ!z  
  这种恶作剧的行为就是1岁左右婴儿的游戏方式。婴儿小一些的时候,手的伸肌发育不成熟,不会主动将手中原有的玩具放下,再去取第二件玩具,而是无意识地将玩具滑落或扔掉。逐渐地,婴儿对玩具的抛落运动感兴趣,对玩具的着地点和着地时的情形感兴趣。这时,小儿手的伸肌发育趋于成熟,能随意松手,思维也有很大进步,能有意识地抛掷玩具来观察落点和着地时的情形,并且学会让成人捡起,再允许他扔,以此发展与成人的交往游戏。  pi`QHc  
  父母对孩子的这一游戏行为要耐心配合。在这个时期,多给孩子准备一些有不同弹性而又经摔的玩具,如木块、吹塑玩具、皮球等,让他自己尝试和区别物体的性质。随着思维的继续发展,扔玩具的行为就会很快结束。 iO[3&#39; *63  
SCY o d  
54.如何与1岁的婴儿玩耍l岁左右的婴儿开始学会动脑筋,模仿力也很强,父母利用游戏对孩子进行智力训练,和孩子一起创造温馨环境,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  wQ@Ci_v9  
  (1)藏与找: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将一个玩具放到枕头底下或衣服下面,或者用布、纸将小玩具包起来,让孩子去寻找,加深他对“看不见的物体依然存在”这个概念的理解。可不断地更换玩具和遮盖物,以引起孩于的兴趣。  pR.^53G{aD  
  (2)说指身体部位:母亲与孩子面对面,先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告诉孩子:“这是眼睛,眼睛能看见宝宝;这是耳朵,耳朵能听见声音……”也可用玩具娃娃或小儿本身来做。然后问孩子:“眼睛在哪里?”让孩子自己指,以训练他的反应能力和自身协调动作。  B@Ys_"X^  
  (3)利用工具:在桌子远端放一个小玩具,给孩子一根短棍,教他如何使用棍子把玩具拨过来。此游戏还可放到床面或床下来做。   ,Lm0  
  游戏的种类很多,父母可根据孩子的爱好和需求来选择,并在游戏中发展孩子的智力、体力,培养他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zI$:Q_(C  
55.如何为婴儿选择玩具 (}ZUB&#39;^(V  
婴儿一诞生,父母开始为宝宝准备玩具了。但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玩具好呢,心里往往没数。有些父母不惜花很多钱买来长毛绒的大狗、电动火车等,宝宝不见得喜欢。那么,为婴儿选择玩具的标准应是什么呢?  pi-A 6c,<  
  首先,要考虑适合婴儿的年龄特点。1岁内的婴儿主要是感知觉和运动的发育,所选择的玩具应符合小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3个月以内的婴儿多躺在床上,这时可买一些色彩鲜艳的吹塑玩具和带悦耳声音的玩具挂在小床四周,刺激和发展他的视觉和听觉;4-6个月的婴儿开始学习抓握,那么就可以准备一些带把的声响玩具,如拨浪鼓、摇铃等,让他练习伸手、够、抓、握及摇的动作,另外还可利用这些玩具诱导婴儿练习翻身;6-9个月的婴儿会坐、会爬,两侧肢体出现配合动作,这时可买吹塑的大球、娃娃等玩具,训练他两臂合抱的动作,同时训练他坐着左右转身及爬行;10一12个月的婴儿会玩捏响玩具、简单的积木、杯子、塑料瓶等小一点的东西了,父母可让他多摆弄这些玩具,从中发展手指的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同时教他这些玩具的名称,促进其语言的发育。  ,K- Ne  
  其次,挑选玩具时要注意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小婴儿多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因此要求玩具材料应无毒无害;玩具外形要能保障安全,避免孩子在玩耍中刺伤、划伤;最好挑选能够经常清洗的玩具,以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此外,易损坏的玩具容易使婴儿失望,带来不快,所以选择的玩具应尽量坚固耐用,经得起敲打摔碰。  ;4$6/nV  
56.婴儿每天需喝多少水 UZ]W YI  
水是人类机体赖以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的物质,人体每日摄入的水量应与排出体外的水量保持大致相等。婴儿生长发育旺盛,对水的需求相对比成人高得多,每天消耗水分约占体重的10%一15%,而成人仅为2%一4%。小儿每日的需水量与年龄、体重、摄取的热量及尿的比重均有关系。处在婴儿期的孩子,每日需水量为每公斤体重120-160毫升。但组织和某些食物代谢氧化过程中也可产生水(内生水)。每克碳水化合物产水0.6克;每克蛋白质产水0.4克;每克脂肪产水1.1克。一个8公斤重的小儿如果按每日摄入蛋白质24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120克计算,将产生内生水约110克,即110毫升水。如果按每公斤体重供水150毫升计算,该小儿每天需水1200毫升,除去内生水110毫升,还应为该小儿提供1100毫升饮用水。 -.NMw90Y  
57.母乳充足还要加辅食吗 G@#VHB5 Q  
母乳充足,是否要加辅食,这取决于小儿的年龄。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母乳所提供的营养素能够满足4个月以内的婴儿的需要。如果母乳充足的话,则此时期的婴儿不需再添加其它辅食。随着月龄的增长,小儿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开始相应地增加,而他的胃容量又是有限的,即便母亲有充足的乳汁,也已不能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例如,一个7个月的小儿每日需要2-4克蛋白质/公斤体重,如果该婴儿为8公斤,那么就需要约24克的蛋白质。母乳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如果仅靠母乳来满足小儿的需要,那么该小儿一日必须食入约2400毫升的母乳,从常识来判断,即使母亲有如此充足的乳汁,而小儿绝无这样的胃口。因此,便需添加辅食来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L T9O`T~  
58.怎样安排婴儿的哺喂次数 Pn<Y31[v  
对于婴儿哺喂次数的安排,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是不尽相同的。目前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婴儿没有定时的哺喂安排,哺喂次数取决于婴儿的要求,什么时候饿了,就可以什么时候哺喂。换句话说,就是按需哺乳。新生儿一般每隔3小时左右就有哺乳的要求,这与母乳里的蛋白质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适中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新生儿期的结束,婴儿要求哺喂的时间便逐渐具有一定的规律了。在满4个月以后,开始增加辅助食品时,一般可考虑安排4次哺喂时间,在2次喂奶的间隔中,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辅助食品。在11个月左右,可将喂奶时间减少为3次,再增加喂辅食的次数。  (;;$g}~47  
  如果是人工喂养儿,由于牛奶不如人乳易消化,一般可考虑每日安排6-7次喂哺时间。每次喂奶间隔约为3.5-4小时,在喂奶间隔中,还应给小儿喂1次水。人工喂养的小儿在2个月以后就应加菜汁了,一般在喂奶的间隔中每天加1次,以补充牛奶中维生素的不足。小儿在4个月以后,基本与吃母乳的孩子一样加辅食,喂奶次数也同样的可减少至每日4次,减下的喂奶次数用辅食补充。  Z*8AVP T.  
59.怎样添加辅食 x.XT#TgT  
辅食是指在婴儿期除乳制品以外的为满足生长发育的要求而提供的食品,同时该食品又必须能被婴儿消化吸收。添加辅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婴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但是他的消化道十分娇嫩,加之许多的消化酶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完善的,所以添加辅食必须要适应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添加辅食的原则是:  y}V}k,; Z  
  (1)从少量逐渐增量: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到5个月时就应该添加蛋黄以补充体内铁的需求。但开始添加时不要把1个蛋黄都喂完,最好是从每天l/4个蛋黄开始,观察几天,如果没有消化不良等反应,可继续增量,增至1/2个,然后1个。  0Ha?7j#Rp>  
  (2)从稀到稠:人工喂养的婴儿在1个月以后就可以喂一些果汁和菜汁了。随着消化能力的增强和发育的需求,4个月以后可增添米糊、奶糕、烂粥、果泥、鱼泥、蛋黄。到7-9个月时,可以试着加一些烂面、饼干、肉末。10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软饭、挂面、碎菜等食品。婴儿接受辅食基本上是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品,有这样一个过程。  ] %g:j=V  
  (3)食品的种类要习惯了一种再增加一种:如给婴儿添加猪肉末才一顿,不要在下顿就加鱼肉末,要适应了一种食品后,再行增加其它种类,最少也应该有3天左右的适应时间。  W6!.w>  
(4)增加新的食品种类应在婴儿健康时进行:在炎热的季节,婴儿易患消化不良,一般不主张开始添加新的辅食,宜在天气凉爽时再逐渐增加。一旦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就应暂停添加此种辅食,待消化功能正常后再从小量喂起。  c{QQ5mOe  
60.给婴儿制作辅食时应注意些什么 P#H+m  
婴儿的消化系统非常娇嫩,免疫系统的发育又不完善,一旦摄入了不洁的食物,极易引起腹泻。制作婴儿辅食时要把住卫生关,如制作的辅食要熟透,盛辅食的容器要严格消毒,制作人的手要清洗干净。制作辅食时还要注意适应婴儿的消化能力。人工喂养婴儿在1个月后加的辅食是菜汁,为流质食物;4-5个月制作的辅食是泥状糊糊,如菜泥、蛋黄等。7个月后则是碎末状食物,如肉松、鱼松、肉末等。8-9个月时可以提供小碎块的食物了,但须注意的是纤维长的食品必须剁碎,如绿叶菜、瘦肉等。 )LRB  
61.婴儿应经常喂菜汁、菜泥吗 cw.5HoVP  
菜汁可由新鲜的蔬菜加水煮沸后制成,其中溶解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其它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具有保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体内如果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坏血病。4个月内吃母乳的婴儿,因为母亲膳食中维生素C含量直接影响着母乳中的维生素C含量,所以只要母亲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婴儿就无需再喂菜汁;而人工喂养的婴儿,因为牛奶中维生素C的含量极低,应该经常喂一些菜汁,以补充维生素C。  CLeAL#/l  
  在蔬菜中还含有许多与婴儿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的无机盐类,如钙、磷、铁等。由于这些营养素不溶于水,在菜汁中不可能摄取到,因此有必要把蔬菜制成菜泥或碎菜来喂婴儿。吃母乳的婴儿4个月后母乳已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了,也必须添加辅食。因此,无论是哪种方式喂养的婴儿,在4-6个月时都应该经常吃一些菜泥。 .pa}UVL  
R0&&b5U  
62.奶糕能做婴儿的主食吗 k ,?s*Z  
奶糕是由米粉和面粉制成的纯淀粉类食品。淀粉也属碳水化合物,是主要供给热能的物质。婴儿生长需要足够的热能,但仅有热能是不够的。婴儿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生长发育迅速,而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等。奶糕只具备了其中的一种营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或许还有极少量的其它营养素,这显然不能成为婴儿的主要食品。随着婴儿月龄加大,活动量增加,所需的热能相应增多,此时,奶糕不失为一种添加热能的良好食品,能补充热能的消耗。 4kFM"A1`/3  
h9 &#39;1&#39;Qj  
63.如何给婴儿添加蛋黄 fXeqPaY  
蛋黄是一种营养比较丰富的食品。它含有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还含有一些无机盐,如铁、钙、磷等,是补充铁的良好食物来源。在婴儿即将耗尽体内储存铁时,一般在5个月开始时,就要添加蛋黄了。作为一种新添加的辅食,应从少量开始,给婴儿一个适应的过程。添加时先将1个鸡蛋煮熟,取出1/4个蛋黄,碾成粉末状,然后可与奶、奶糕、水等混合后食用。这样连续几天,观察吃了蛋黄后的消化情况。如大便正常,可将蛋黄从1/4加至1/2个,再观察1周,如无异常反应,则可加至1个整蛋黄。婴儿到了7个月左右,就可以吃整个鸡蛋了。蒸鸡蛋羹是婴儿较喜欢的一种食品。在添加蛋黄的过程中,如出现消化不良,可暂时停止添加蛋黄或维持所能接受的蛋黄量,待大便正常后再行少量增加,不能操之过急。 .(HXWY  
64.婴儿只吃奶不吃饭怎么办 &#39;E+PfK  
奶类,尤其是母乳,只是婴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食品。生后至4个月,婴儿只吃母乳就可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奶类所提供的营养素已无法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了,必须接受其它食品。如果只吃奶,拒绝其它食品,必将导致生长发育迟滞。婴儿只吃奶,不吃饭的纠正方法是:  &A55RRX  
  (1)每日的进食时间固定,先喂饭,后喂奶。进食时间固定,可形成有益的条件反射,使婴儿食前就产生饥饿感(即使这是由吃奶而建立起来的也无妨),然后,先喂饭。此时已经感到肚子饿了,他就有可能接受除奶以外的食物。在开始加饭时应从少量开始,使他有个适应和品味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h2neTr|  
  (2)食物的制作要精细,颜色有适当调配,要适合婴儿消化系统的发育水平,使之能够接受。婴儿对色彩鲜艳的东西有较高的兴趣,在提供食物时可利用这一心理特点,将饭菜的颜色调配适当,使他更容易接纳这种食物。切忌把食品做得颜色很深,那样会引起反感。  ,/!NzwV  
  (3)父母要有信心和恒心。婴儿在开始吃饭时恐怕会用哭闹等方式进行对抗,父母不能因为哭闹就不坚持了,一旦“妥协”,就更不容易纠正这一毛病了。  iZ<"{wi  
RWpZ71J(TA  
65.断奶期应注意些什么 [JrnN8"  
要明确断奶期应注意什么,首先需明确什么是断奶期。断奶的本来意义是指从正常母乳喂养过程中由母乳为唯一食品过渡到用母乳以外的食品来满足婴儿的全部营养需要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一般约需7-8个月。这个时期即称为断奶期。在断奶期中婴儿不仅要完全适应奶以外的食品,还要由此得到良好的生长发育。因此,为了保证婴儿能适时接受奶以外的食品,必须及时添加辅食。有许多小儿快2岁时还不能离开奶瓶。有的快l岁的小儿只吃奶而不吃其它食品,原因就在于父母没有把握住断奶期中添加辅食的时机。辅食没有添加或添加过晚,使小儿从心理上对它不能认可;在触觉和味觉上产生生疏感,最后导致小儿营养不良。  j,[N ;j?  
  除了注意添加辅食的时机外,还要注意添加辅食的质量。我国婴儿出生后前4个月的体重增加曲线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很接近,但在4-5个月以后,生长曲线变平,而西方国家的则仍能保持原来的上升趋势。其原因何在呢?尽管有一些其它的影响因素,但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婴儿的辅助食品的补充在质和量方面都可能未达到要求。因此,断奶期为婴儿补充优质、足量的辅食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  *+hTvCv  
  除了为婴儿补充优质足量的辅助食品外,在断奶过程中使用的器皿也是需要注意的。4个月后添加辅食就应当使用小勺;10个月时可以让孩子自己一手抱碗一手拿勺试着进食,这可为今后孩子自己进餐打下良好的基础。 `52u&*1  
66.为什么不宜给婴儿穿过多衣服 DaaD  
首先,由于婴儿好动,处在不停地活动中,即使对那些只能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的小婴儿,哭就是他重要的运动方式,而婴儿哭闹或活动时多易出大汗,若穿着过多,汗水浸湿内衣,湿衣服冰凉地贴在孩子身上,非常容易感冒着凉,以至引发气管炎、肺炎。好心的父母给孩子多穿衣服本意是为防寒保暖,其效果却适得其反。有时包裹得太多大厚,还会引起“婴儿闷热综合征”,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其次,孩子穿得太多,活动就不方便,妨碍其运动功能的发育。如10个月的婴儿,在夏天时衣服穿得少,活动灵活,会很快学会站立和扶走;而同样是10个月的婴儿,在冬季穿衣多,动作不便,显得笨拙,上述运动功能的发育也会延迟。  M5r~PDm+  
  实际上,正常的婴幼儿与成人的体温相同,只是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对过热、过冷的调节能力较差而已。因此,一般健康的婴儿平时穿着比大人稍微增加一点就可以了,体质差的比成人多穿l一2件衣服也足够了,不必穿得过多。  5s0Y297?  
  在此提醒父母,孩子穿衣的总的原则是适当地少穿些,这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心身发育,也是锻炼和增强孩子御寒,抗病能力的最积极而有效的方法。只是在气候多变的春秋季,要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服。 *mHx(Kvu  
=dzA&\>(#+  
A F^LOA$*j  
67.预防接种会出现哪些不适反应 1JeXQ/  
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接种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现象。这种现象大多在2-3天后随全身症状消失而渐渐消退,不必进行处理。有的婴儿接种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此时可用毛巾热敷局部,减轻症状。注意防止婴儿搔抓接种部位,以免造成继发感染。接种卡介苗后,有的婴儿接种部位会出现脓肿,甚至破溃流脓,这时应请医生予以处理。  Y9%w0"j  
  有些婴儿接种后会出现发热、呕吐等全身反应,如症状不重,可用退热药等对症处理,严重时应及时去医院。  xY9kSB I  
  上述表现属于接种后的正常反应,经过一段时间或经适当处理,反应就会消失。有少数婴儿由于空腹、恐惧或本身为过敏性体质。接种后会出现异常反应。若在接种后几分钟出现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心率加快、突然晕倒,可能为晕针。若出现昏迷、抽搐、呼吸困难,可能为过敏性休克。这些反应发生很突然,症状较重,需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KvOK#p44E  
68.婴儿在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预防接种 @{b[}n<~D  
一般来说,婴儿患严重疾病时应暂时不进行预防接种,待病愈后再补种。有过敏史的婴儿除可以口服小儿麻痹糖丸外,不要进行预防接种。患有免疫缺陷病的小儿不要接种活疫苗,如果接种了活疫苗,不仅达不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引起与疫苗有关的疾病。  I5DcvhcU  
  此外,由于各种免疫制剂的类型、接种途径不同,对接种对象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当婴儿腹泻时,可以服小儿麻痹糖丸,但此次不算,还需要补服1次。颅脑受过损伤或有抽搐史的婴儿不能接种百白破三联制剂。假如注射第一针百白破时出现惊厥、高热等强烈反应时,切不可再打第二针了。患有严重皮肤病、湿疹或正在发热、腹泻的婴儿,暂时不要接种卡介苗。  -k }^Z>x>  
69.能训练婴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吗 E=IJx}  
婴儿从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开始训练他定时排大便的习惯了。首先要摸清婴儿每天排大便的时间、排便前的异常表现,再选择合适的排便时间,如早晨起床后,晚上入睡前,或吃饭前等,有意识地加以训练,使其每天能定时排便。  ^REUFaK  
  3个月以上的婴儿要大便时有明显的“征兆”,如发呆、扭腿、小脸憋得红红的等,这时应赶快把大便。6个月左右的婴儿,可以慢慢坐盆大便。开始坐盆时,成人可以在后面扶着他,并让婴儿学着“嗯…嗯…”地使劲大便。每天应定时让婴儿坐盆,每次坐盆时间不要太长,如果超过5分钟还未排便,可先让婴儿起来,过一会儿再坐。婴儿坐盆时不要玩耍或吃东西。经过反复多次训练,婴儿形成条件反射后,每天到了这个时候就能坐盆大便。  DRVrycm*c  
一般也是从2个月开始进行定时排尿的训练。通常婴儿吃过奶或喝完水后约10分钟左右就有尿,第1次与第2次,第2次与第3次排尿相隔10分钟左右。掌握这个特点后,到时即可把尿或让婴儿坐盆。给小婴儿把尿时,可发出“嘘…嘘…”的声音,使婴儿对排尿形成条件反射。排尿时间一般选择在睡前、睡醒后,饭前、饭后,外出前、回来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婴儿会慢慢适应,并能逐渐憋一会儿尿等着成人把尿。为避免尿床,夜间至少把1-2次尿,把尿的时间应相对固定。把尿时最好把婴儿弄醒,才能达到按时排尿的目的,由被动把尿变成主动要尿尿。  am$/6d  
婴儿定时排便习惯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但只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一定能训练成功。 A?1|\+9[5  
70.怎样培养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D.ISIL:4V  
婴儿一日2/3一1/2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通过睡眠,婴儿的身体,尤其是尚未发育成熟的神经系统,得到休息与调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使小儿终生受益。  g@}Ah/9|PU  
  (1)入睡前准备  K)?]cMxq1r  
  ①每次睡前应洗脸、洗手,喂些白开水漱口。晚上入睡前应洗屁股、洗脚,出牙的婴儿还要刷牙,养成晚睡前洗漱的习惯。  Stu?F6Q|;  
  ②每次睡前应少喂或不喂水,以免因小便影响睡眠质量。睡前要常规把尿,夜间定时把尿。较大婴儿睡前不给甜食,以保持口腔清洁,并改掉夜间吃奶的习惯。  ebvSn  
  ③每天应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长此以往形成按时入睡的条件反射。  -V@IET  
  (2)入睡时注意事项  k^7FdWzA  
  ①入睡时不拍、不摇、不哄、不抱、不唱催眠曲、不讲故事。手里不要拿着玩具或其它物品,更不能嘴里叼着毛巾、假奶头、手等入睡。要培养小儿自然入睡的习惯。如果出现上述不良行为,应该及时纠正。  E`#>q&#39;sqpL  
  ②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位为宜,这样既可减少对心脏的压迫,当奶水溢出时也不致呛奶。睡长了还可适当变换体位如俯卧、仰卧等。  -ca c~  
  ③睡眠时室内空气要新鲜,室温适中,被褥柔软,厚薄适宜。婴儿应换上宽松、柔软的衣服,使其全身得到放松,睡得舒服。  &#39;)d1GbuJ  
  ④白天和夜间的睡眠时间应掌握好,养成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的习惯。不要任其自然,想睡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或睡醒后不起床,在床上玩儿,或该睡觉时不睡。到了该起床的时候,可通过把尿、放音乐等将婴儿叫醒。经过一段时间后,婴儿会定时自然醒来。 `1#cBHX>  
 71.婴儿夜里哭闹不睡觉怎么办 ~v-? @ !K  
有的婴儿白天睡得还好,一到夜里就哭闹不安。这样不仅婴儿休息不好,还吵得四邻不得安宁。  n PaA#dBi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急躁,应认真分析原因。首先考虑是不是白天睡得太多了。一般6个月以内婴儿白天睡3-4次,每次1.5-2小时;7-12个月婴儿白天睡2-3次,每次2-2.5小时。白天睡得过久,必然影响夜间睡眠。如果婴儿白天睡得过多,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叫醒婴儿,或逗他多玩一会儿。通过几天的调整就会逐渐养成白天少睡,晚上睡长觉的习惯。  c%}z~emQ  
  有时婴儿吃得过饱,造成腹部不舒服;或吃得不够,感到饥饿,也会哭闹不睡。如属这种原因,应该不断摸索规律,使婴儿吃得适量,不要过饱或过饥。  o[J?1j.P  
  如果尿布尿湿了没有及时更换,或衣服过紧、被子太厚,使婴儿感到不舒服,他也会通过哭闹不睡表示“抗议”。因此,应尽量给婴儿穿宽松、柔软的衣服睡觉,被子厚薄要适宜。尿布湿了应及时更换。  H.&k}A fU  
  假若不是上述原因,父母要细心观察。比如检查一下婴儿身上是否被蚊虫叮咬或是否有湿疹,因为这会使他皮肤瘙痒难忍,尤其夜间安静时较为明显。婴儿不会表达,只能靠哭闹不睡来引起父母注意。  y RH)~NR  
  当婴儿哭闹不睡时切忌不找原因,只是通过又抱、又拍、边走边哄勉强使其入睡,经常如此,将会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而且由于这样做并未去除影响婴儿睡眠的根本原因,使婴儿得不到很好的休息,日久将会影响婴儿的健康。  ;1AZbSXg  
72.婴儿每天应在户外活动多长时间 0A&ro*s(A  
新鲜的空气中含氧量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适当的冷、热刺激,使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得到锻炼,并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适量地晒太阳,可帮助机体获得维生素D和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以预防佝偻病。因此,不要把小儿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应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充分利用自然因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te"t 08  
  过了新生儿期就可以将婴儿抱到户外。开始要选择无风、气候较好、室内外温差相对较小的日子,每天1次,每次在户外呆几分钟。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十几分钟。3-4个月时,每天到户外1-2次,每次呆0.5-1小时。6-7个月后,每天2次,每次活动1小时左右。如遇到大风、大雪、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可暂停1次。无特殊情况时,每天至少在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并应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g&dk^RSl1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灵活掌握在户外活动的时间。夏季应延长早、晚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中午11:00至下午3:00最好不要在户外活动,因为这段时间太阳射出的紫外线最强,易伤害婴儿稚嫩的皮肤。冬季可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利用阳光充足,室外温度较高的时候在户外玩耍。  @iL?HO0h;  
73.怎样给婴儿喂药  6(&#39;_N@!x  
一般糖浆、冲剂、散剂较适合于婴儿服用。糖浆和冲剂可按照医生交待的方法或说明书上的方法直接喂服。喂服散剂前,先用少量温开水将药溶解后再喂。如果药味很苦,可将适量白糖加在药里,或先喂婴儿少量白糖然后再喂药。假若药为片剂,应将药研碎成散剂。易溶解的片剂也可用温开水将药溶解后再喂。  Im3IBw/!  
  喂药时将婴儿抱在腿上,用大拇指轻轻按一下婴儿的下巴,让婴儿张嘴,用小勺或滴管取少量药液,将药从婴儿嘴角送进口中,稍停一会儿,等婴儿快咽下去时再把勺抽出来。勺中剩下的药液不要再放回药杯里。婴儿哭闹时不要喂药,待安静下来再喂,以免药液呛入气管或引起呕吐。不要将药与奶混在一起喂,这样可能会使婴儿产生厌乳及影响药效。  [;;W`,Z3>  
  喂药后可喂少量白开水将口中残留的药冲下去,但服止咳糖浆后不要立即喂水,因为留在口腔和咽部的药可以缓和刺激,减轻咳嗽。  5T[gC3M+to  
  此外喂药的时间、次数也要注意。应按医生的要求或说明书上的要求去做。因为有的药物给药时间不同,药效也有区别,甚至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用药。不要随便到市场上买药喂婴儿,因为一旦用错药,将给婴儿身体造成很大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g[K u Q}1  
74.为什么婴儿的衣着要适宜 rc.mz@7  
婴儿的皮肤很娇嫩,为婴儿选择衣服用料时,应选用吸水性好、透气性强、柔软的布料。棉织品不仅具有上述特点,而且便于洗、烫,容易消毒,最适合婴儿穿用。化纤织品透气性差,热天穿时不易散热,对化纤过敏的婴儿穿后可能引起皮炎或湿疹,因此不要用化纤织品作婴儿的内衣裤。毛织品、呢绒织品最好不要给婴儿穿用,因为这类织物可使湿疹加重,使婴儿感到奇痒无比,从而影响食欲和睡眠。  g@-s9;4g  
  婴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4-5个月的婴儿开始长牙时,常流很多口水,将衣服弄湿。随着婴儿动作的发育,活动量及活动范围增加,经常弄脏衣服。因此,婴儿的服装应宽松、式样要简单、易穿、易脱、易换。像和尚领的短衫,背后系两根带子,既穿脱方便,胸围还可随着小儿长大而适当放松,很适合婴儿穿着,但要注意袖子不要做得太长以免妨碍婴儿手的活动。裤子以肥大宽松的背带裤为宜。不提倡用腰部有松紧带的裤子,因为松紧带过紧会影响胸廓的发育。  yoE*I>:9g  
  婴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对外界适应性差,应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婴儿活动或哭闹时容易出汗,尤其是较大婴儿活动量较大,穿衣多少可以与成人差不多,甚至有时应比成人穿得相对少一些,这样既便于活动,也可避免因穿得过厚出了许多汗,一遇冷空气便易伤风感冒。通常婴儿安静时身上有汗就说明穿多了,应适当减衣服;如果手、脚发凉,说明穿得不够可再加些衣服。  5|*Gb  
75.为什么要经常给婴儿剪指甲 Qb[:7yZv[  
婴儿还不会主动运用自己的双手,当哭闹时,双手会不由自主地乱抓。婴儿神经系统兴奋的泛化也很明显,如看见有趣的东西时便会手舞足蹈。他们的无意识乱抓,有时会在自己的脸上、身上留下道道伤痕,尤其是当指甲较长时更为严重。此外,当小婴儿双手乱舞时,一旦碰上硬物,容易导致长指甲劈裂,使甲床受损,如未及时发现,发生继发感染,则后果比较严重。  TZg!M(HM  
  婴儿虽然与外界接触较少,但只要室内有灰尘,他们的长指甲就可成为污垢的藏身之处,这时若抓伤皮肤极易造成继发感染。婴儿常将小手放进嘴里吸吮,很可能将指甲下的污垢吃进去,引起胃肠道疾病。  -@wXGU  
  婴儿,特别是小婴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他们的指甲也长得较快。因此,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要经常给小婴儿剪指甲。脚趾甲也不例外。  \d` m@j+P  
76.怎样为婴儿洗澡 y}~.4`z7.  
洗澡可以清洁皮肤,减少致病菌繁殖。对婴儿皮肤的轻轻摩擦,能帮助皮肤呼吸,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  <h8Bg%  
  婴儿易出汗,大小便的次数多,皮肤较脏,应坚持每天给婴儿洗澡,冬季每周也要洗2-3次。  2d2S@:t~  
  洗澡的室温以26-28℃为佳,不要低于22℃。室内不要有对流风。洗澡水的温度应维持在40-45℃。可用成人的肘部试水温,以不烫为好。每次洗澡的时间不要超过5-10分钟。应使用柔软洁净的小毛巾为婴儿擦洗,手法要轻柔。  1~w D  
  开始应先在小盆中洗婴儿的头、面部。用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部,拇指和中指压住耳廓,以防水流进耳朵,面朝上洗头部。用过婴儿洗发液后先在小盆中清洗,再在大盆中冲净,将头部擦干。然后脱衣服洗澡。洗澡时将婴儿的头枕在成人的胳膊上,用手托住婴儿的臀、背部。先洗脖子、前胸、腹部、胳膊、手足、大腿,再翻过身洗背、臀部。所有皱褶处都要洗干净。  ipQ{s^g>]  
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迅速将皮肤上的水分擦干,并在身上涂擦适量的扑粉。颈部、腋下及大腿根部的皱折处易积汗潮湿,应重点涂擦。洗完澡应尽快给婴儿穿上干净的衣服以防受凉感冒。  !&1v_*#,  
  给婴儿洗澡时可用婴儿浴液或无刺激性的香皂,但不必每次洗澡都用,一般每周用1次即可。有湿疹的婴儿只能用清水,以免使湿疹加重。  DQcx*_H,|  
77.婴儿头皮的乳痂需要清洗吗 (GO` =oDY  
很多父母会发现在婴儿的头皮上有一层黄褐色的乳痂。如果父母没有注意经常地为婴儿清洗头皮乳痂,日久天长,就会越积越多,在婴儿的头皮上形成一层厚厚的乳痂。从清洁卫生的角度看,头皮乳痂非常不卫生,同时也影响婴儿外表的美观。因此,婴儿头皮乳痂需要经常清洗去除,以保证婴儿皮肤的清洁。  oV +,k9!#  
  婴儿头皮乳痂是由头皮皮脂腺的分泌物和脱落的头皮不断堆积而形成的厚痂。头皮乳痂的确不容易清洗,有些父母用婴儿皂洗,不仅洗不掉,还会刺激皮肤。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用植物油清洗。为保证植物油的清洁,一般要先将植物油加热消毒,放凉,以备使用。在为婴儿清洗头皮乳痂时,先将冷却的清洁植物油涂在头皮乳痂表面,不要将油立即洗掉,需滞留数小时,头皮乳痂就会变得松软,比较薄的头皮乳痂会自然脱落下来,比较厚的头皮乳痂可能需多涂些植物油,多等一些时间。当头皮乳痂松软没有脱落时,可用小梳子慢慢地轻轻地梳一梳,厚的头皮乳痂就会脱落,然后再用婴儿皂和温水洗净头部的油污。  \FzJcqA}  
  清洗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用手指甲去硬抠,更不要用梳子去刮,以免损伤头皮而引起感染。同时,颅囟处是可以清洗的,只要动作轻柔,是不会给婴儿带来伤害的。在清洗后还要注意用干毛巾将婴儿头部擦干,冬季可在洗后戴上小帽子或用毛巾遮盖头部,防止婴儿受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23: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淮安市 电信
第四部分:幼儿期

78.幼儿什么时候会行走
直立行走是人类特有的动作技能。婴儿到9-10个月就能扶着椅子、床栏站立了;会站后不久就能扶着床栏横着走,或被牵着双手向前走;1岁时会独自站立,牵着一只手能走;一般在13-15个月龄时就可以独自行走了。小儿刚开始走路时,两腿叉开,两手抬得高高地以保持平衡。此时摔跟斗是常有的事,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越走越稳。通常小儿先会开步走。以后走路过程中学会停下来,到18个月时才会倒退着走。 
  如果幼儿到了1岁半时还不会走,就应寻找原因。扁平足可以影响站立、行走;如果幼儿不会爬也将影响行走,学会走了,走得也不稳当。  2G8;[*  
  运动发育是以大脑发育为前提的,小儿各种运动的发育都与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的发育相一致,可以说,3岁以前幼儿运动发育是其智力发育的一部分。运动的发育有利于智力的发育;反之智力发育落后的幼儿,其运动的发育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必要时应检查幼儿的智力发育情况。

79.幼儿什么时候会说话
1岁的幼儿可以连说两个重音的字,如灯灯,东东,果果。以后渐渐能说出2-3个字组成的词,如,电视机、毛巾、凉鞋带。想要某个东西时,会用手指着并说出名称。  (lg*#2WrQ  
  l岁半时能说2-3个字组成的单语如“吃饭”、“喝水”;有时说些类似“妈妈抱”的“乱语”。此时幼儿能听懂简单的句子,理解许多词语,但说不出来。  u}=YX|9.*  
  1岁半到2岁时,幼儿能正确地说出简单的句子,如“妈妈上班”;用几个简单的词提问题,如“苹果呢?”,“这是什么?”。会用“不”、“不要”表示拒绝。能说出一幅画的名称。 
  2岁后渐渐能说5-6个字甚至8-9个字组成的句子。说简单的儿歌。会使用“你”、“我”、“他”。能说出大部分的身体部位。说出2-3天前发生的事情。  cFm:"Ek  
  1-2岁是幼儿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语言的发育与环境及所接触的人有一定关系。如果环境单调,带管小儿的人寡言少语,幼儿的语言发育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此时期应为宝宝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尽量多与他交流。不要怕罗嗦,不必担心他听不懂。 
 80.如何训练幼儿张口说话
1岁多的幼儿不会张口说话,父母往往非常着急。学说话这个过程确实相当复杂,既有幼儿想说话的意图与内容的组合,又有各发音器官肌肉协调运动的组合。怎样训练幼儿张口说话呢?  wN&#39;3[@  
  幼儿学说话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里人要多跟他说话,并且通过游戏尽量使他情绪愉快而发音。训练小儿张口说话,通常采用的是发音练习法。让幼儿与父母面对面坐在同等高度,注意看父母的口形。如果幼儿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可把他放在腿上与你的脸很近,让他不分心,必要时用一只手固定他的下颌,让他看成人说话的口形。首先从单元音开始练习:a、o、e、i、u、ü,然后练习辅音与元音拼出的字,如ba(爸)、ma(妈)、nai(奶)等。在教孩子发音的同时,父母可帮助他体会声音是从哪儿产生的。比如,发“妈”音时,帮助他把手放在成人的嘴唇和鼻子上,感觉发音时这个位置上发生的振动。然后鼓励他发“妈”音,并把他的小手放在自己的嘴和鼻子上来体会同样的感觉

81.为什么1岁后的小儿更认生
正常小儿在发育过程中都有一个认生的阶段。一般从生后5-6个月开始认生,8-9个月逐渐明显,12个月达高峰,并持续一段时间,所以1岁以后的小儿显得更认生了。随着长大,幼儿增加了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认生的情况渐渐好转。 
  不同的婴幼儿认生的程度有很大差异。有的见到生人,只是愣一下神儿,或有片刻的安静;有的表现出拘谨、退缩;而有的见到生人就恐惧地哭起来。这是由于小儿的先天气质(神经活动的类型)所决定的。比较内向的,情绪易焦虑的小儿,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认生的持续时间较长,程度较重。有些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当在客人面前表现出害羞、退缩的时候,父母则认为“没出息”,斥责孩子,极大地损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加重了焦虑和紧张。时间长了,有可能真的变成没出息了。 
  因此,当您有一个比较认生的孩子时,要注意照顾他的心理特性,给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紧张情绪。当家里来客人时,允许他慢慢与客人接触,鼓励他向客人问好,而不要逼着他在陌生人面前做这做那。通过恰当的诱导和鼓励,认生问题就能逐渐克服。  
82.幼儿总爱玩沙子好吗  
许多年轻的母亲都发现,带幼儿去玩,遇到沙子堆,就不想走了,总要在沙堆上踩来踩去,大把大把地抓沙子玩。如果有个小桶小铲,还会模仿着大孩子用小铲笨拙地往桶里装沙子,然后倒出来,接着再装……直到夕阳西下,满身泥沙。 
  幼儿总爱玩沙子好吗?回答是:非常好!沙子是一种天然的、取之不尽的游戏材料。婴幼儿的早期发育主要是感知运动的发展,沙子可以提供特殊的感知觉。沙子有流动性,踩上去会下陷,从沙堆高处又可滑下,特别是当抓起一把沙时,指缝中沙粒流动会给幼儿一种特殊的感受。用沙子做“装入倒出”的游戏,更给他增添乐趣。幼儿通过铲沙子,既锻炼了手的精细动作和肌肉的力量,又对小桶(容器)与沙子(内容物)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理解,尤其是把装满沙子的容器倒扣过来,出现一个个造型时,更会进一步发展幼儿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 
  难怪有人说:“沙子堆是儿童的乐园。”   
83.怎样教1岁幼儿拿笔涂涂画画
1岁的幼儿对笔和纸是怎么回事根本不知道,如同看待其它玩具一样看待它们。您是否观察到,他已会用食指在桌上划动,但是,如果用手大把抓住笔杆在纸上划出痕迹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他会睁大眼睛,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因为笔在纸上划动,会产生令人兴奋的结果,又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愉快的感觉。在这种戳戳点点、划来划去的过程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有了提高,手的肌肉也逐渐灵活起来。 
  因此我们说,从孩子刚1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教他涂涂画画了。您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有能力用手指蘸颜料“作画”,也有能力握笔去画。幼儿开始握笔的方式有些独特,不是大把握,就是反着拿,父母不要忙于去纠正,否则会影响他画画的兴趣。只要给他充分的机会去涂涂画画,到2岁左右他会正确握笔的。   
84.怎样为幼儿选择玩具 (  
1岁以后的幼儿尤其喜欢蹬高爬低、抓东抓西。给这个年龄的孩子应选择什么样的玩具呢?幼儿虽然学会走路了,但尚不够稳,最好能有个拖拉玩具,伴他向前走、侧身走及向后退着走,以锻炼他走路的平衡性和灵巧性。皮球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个玩具,除颜色外,球的滚动和蹦跳极大地调动了孩子追逐、抓握、抛扔的兴趣,与成人之间的相互滚球又能让孩子学习一种与人交往的方式和技巧。在精细动作训练方面,可买些简单的积木玩具,帮助孩子手指肌肉的发育,协调手眼动作的准确性,以及培养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画用的纸笔、认识物体之间关系的套碗、小桶、小铲、带盖的瓶子、发展语言需用的图画书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  
  当然,玩具不一定都要去购买,家里的棋子、小药瓶、自制的沙包,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的玩具,他们正是通过玩具认识了世界。父母的任务不仅是提供这些玩具,而且应参与孩子的游戏,带他一起玩耍,这才是孩子最渴望的。 
85.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1-2岁幼儿的注意力不能维持较长时间这是正常的。这时期小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兴奋和抑制过程不能平衡,兴奋性较高,容易受外界影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稳定地较长时间干一件事。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点就是多动,他愿意集中的时间一般只能是3-5分钟,如果经过训练或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力可集中长达30分钟左右。如果小儿不能集中精力干一件事,1分钟也坐不住,也不一定是多动症,可能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或父母对他太娇惯了。   
  培养孩子活动时集中注意力,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为幼儿安排一个井井有序、安静舒适的活动环境,大人不要过多来回走动。 
  (2)利用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多与他们一起做游戏。 
(3)防止幼儿做一些单调活动,使他们能手脑并用,玩具、玩法要有变化 
  (4)培养幼儿自己能控制自己,坚持把每件事都能干好、干完,要从小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   
86.为什么2岁左右的幼儿总爱与成人对抗 
小儿长到2岁左右,常常出现“我”、“我的”、“我要……”,或“宝宝走”、“宝宝吃”等,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要求,或当大人说让他干什么时,他说出“不”、“不要”……他要跟你对着干,或按他自己主意去干。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儿童的“第一反抗期”。 
  这“第一反抗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自立、成熟的表现,是发展他们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大好时机。这时,他们的行动更独立了,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手也更灵活了。这时也是他们自我意识的萌芽时期,开始把自己从周围人和事物中分离出来,认识了自己的东西和别人的东西,认识了我和别人的关系。有人进行过追踪研究,认为有反抗精神的儿童,长大之后能成为办事果断、有个性和意志坚强的人。故我们对小儿反抗期的行为表现不要横加指责、干涉,要因势利导。首先,要尊重他们的主张,支持和帮助他们干他们想干的事。其次,要对他们有耐心,不要强迫命令,适当的时候也可采用转移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然在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也要敢于说“不”,不能一切都顺从,使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对今后健康的心理发展很有好处。 
87.小儿为什么不愿去幼儿园  
小儿长到2岁左右,生活上有一定的自理能力了,这时也是求知欲最强和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要把他送到幼儿园去锻炼学习,多接触人,多接触各种事物。这样,他的语言会发育得更好,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幼儿园内,他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使他减少了娇惯,增加了自立,能关心他人,能平等合作。这对培养孩子合群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有好处的,对孩子个性发展也是有益的。   
  但1-2岁幼儿已适应了家庭中的环境,对母亲有很强的依恋,到幼儿园后感到周围都是生面孔,没有那么多人为他一个人服务,哄他玩,于是感到精神紧张、不安及有失落感,总是哭着喊着要妈妈。这是一种与母亲分离的“分离性焦虑”。这种依恋强度的高峰在10个月和1岁半之间,过了这个高峰,一般2岁送幼儿园,多数能很快适应。 
  此外,母亲要事先让孩子有思想准备,告诉他幼儿园怎么怎么好,带他去看看,熟悉一下环境。送去后,妈妈要坚持接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88.小儿有时自己摩擦会阴部是病吗  
小儿摩擦自己的会阴部,我们可以肯定地告诉父母,这不是病。有人认为这是手淫,有人认为这是心理变态,也有人把它算做不良行为,各家说法不一。那么,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儿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动作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人有各种基本欲望,即食欲、快感欲和亲和欲。其次,快感欲在婴儿期已有表现,如我们把孩子抱起来拍打、搔痒、搂抱、亲吻,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咯咯笑出声来。孩子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这些动作使他舒服,这是孩子最初的肉体快感。孩子到了3-4岁,有时仍爱在妈妈怀里,蹭来蹭去或和妈妈亲亲,搂搂抱抱,这就是在寻求快感欲。当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这种快感时,就会自寻出路,去摩擦会阴部。这是个快感区,或他某次无意中碰到会阴部或洗屁股碰到时,产生过快感,他会再次这样做。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之后,母亲应多给孩子些母爱,多和他玩,多给他些身体的接触。如果他已形成习惯,不要打骂,多和他在一起,分散其注意力,慢慢是可以纠正的。

89.幼儿经常便秘吃那些食物好
孩子便秘是父母亲很焦急的事情。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干燥,有时呈羊粪球状,落到地上叮当响;有的是排便困难,时有肛门被撑破情况。纠正便秘,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①每日多给孩子饮水,每顿饭都要吃蔬菜,每日吃水果。   
  ②多让孩子运动,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③每日按时让孩子大便,以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这些方面全做到了,却仍然不能解决便秘问题,不妨可作两种粥,让孩子食用,看其效果如何。 
香蕉冰糖粥:取香蕉3条约300克,糯米100克,冰糖100克。将糯米淘洗净,香蕉去皮,切段,两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冰糖化开,让孩子经常食用,可起到润便,补虚的作用。 
  红薯粥:取红薯500克,大米200克,少量白糖。将红薯洗净切块,与大米一起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稠状烂粥,加入白糖,早晚让小儿温热食用,因为冷后再吃易引起胃部泛酸。常吃可起到健脾益胃、通大便的作用  
90.服维生素C制剂能代替吃蔬菜、水果吗
维生素C具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的作用。蔬菜和水果是富含维生素C的主要食品,已为人们所熟知。经常见到父母因孩子不爱吃蔬菜、水果,而以果味维C代替,加之果味维C的味道好,有的小儿一连吃上四五片的事常有。这样做并不好,理由是:  1BgQ8 QSF  
  (1)蔬菜、水果中的天然维生素C是以两种物质即维生素C与维生素P组成的状态而存在的。在人体中,维生素P起着协助维生素C发挥效力的作用,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C是纯药物制剂,效果远不如天然的。   
  (2)服用维生素C药片往往剂量偏大。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体内生成大量草酸,成为肾脏草酸盐结石的潜在危险。而吃蔬菜、水果却不至于使尿中草酸过高。 
  (3)蔬菜、水果除提供维生素C外还可提供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同时也是纤维素的主要来源。纤维素对经常吃精细食品者以及儿童来说也是一种营养成分,它可促使粪便形成,是便秘的克星。
(4)品尝各种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蔬菜和水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是丰富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儿童也不能缺少。
91.为什么要注意小儿钙的摄入 钙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体99%的钙都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一个婴儿生下来约50厘米长,1岁时约为75厘米,到l岁末可长到85厘米,以后又以每年5-7厘米的速度增高。 
  另外1%的钙分布在体液和软组织中,它对血液的凝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细胞的粘着、神经冲动的传递、肌肉的收缩、激素的分泌等,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小儿摄入钙不足,再加上缺乏维生素D,就会产生佝偻病,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甚至骨骼的畸形,对体格生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平时应注意给小儿选择富含钙质的食物。奶及奶制品含钙较丰富,而且吸收率高。蔬菜和豆类也是钙的较好来源,特别是绿叶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荠菜等,以及各类豆制品,如豆腐、豆腐干、豆奶、豆粉等,其它食品像海带、虾米皮、芝麻酱也含较丰富的钙。 
  需要指出的是,植物性食物内常含有植酸、草酸,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钙的吸收。如果儿童膳食中牛奶及奶制品很少,则钙的供给就不会太理想,因此,除注意从食物摄入钙外,也可以适当补充钙制剂。现在市面上的钙制剂很多,选用时一方面应遵从医嘱,另一面也要注意一下钙的含量及其在体内的吸收情况。 
92.怎样纠正小儿挑食、偏食 xqssa*ya  
小儿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会影响他获得全面的营养,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父母应该帮助他纠正,这是正确的。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如采取哄骗打骂等强制手段,就更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其效果反而不好。因此,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  -^tHHc~  
  (1)从不在孩子面前谈论某种食物不好吃,或者有什么特殊味道之类的话。对孩子不太喜欢吃的食物,多讲讲它们有什么营养价值,吃了以后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而且父母应在孩子面前做出表率,大口大口香甜地边吃边称赞那些食物吃起来味道有多好。当孩子表示也想吃一点时,要及时表扬孩子。  >!=3 WiDm  
  (2)让孩子与全家人一起吃饭,或是与不挑食、不偏食的小朋友一起吃饭,创造一个愉快的进餐环境,并且鼓励他要向大人或小朋友学习。  IA:"tm  
  (3)严格控制孩子吃零食。两餐之间的间隔最好保持在3.5-4小时,使胃肠道有一定的排空时间,这样就容易产生饥饿感。古语说:“饥不择食”,饥饿时对过去不太喜欢吃的食物也会觉得味道不错,时间长了,便会慢慢适应。 w](Ghz  
93.为什么幼儿不宜穿松紧带裤 }\[}3N  
总的来讲,新生儿至学龄前儿童都不宜穿松紧带裤。这是因为:  }B@G}Ya #  
  (1)此时期的孩子正处在快速生长发育阶段,松紧带裤会影响胸腹部发育,尤其秋冬季节,内裤、衬裤,外加罩裤,从里到外有1-3条松紧带紧紧箍在孩子的胸腹部,大大限制了他的胸廓发育和呼吸运动。  I?8JB+c`  
  (2)容易出现衣裤分离现象。由于幼儿腰段尚未发育,随着他跑跳、下蹲,裤子常常滑脱下来而致衣裤分离,往往前面露着小肚脐,后面露着小腰板。幼儿园的老师反映,即使经常给孩子提裤子也无济于事。衣裤分离不仅妨碍孩子活动,而且长期暴露腰腹部容易受凉,起孩子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或腹痛、腹泻,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  ; C{;hm;  
  学龄前儿童也不宜穿松紧带裤,而最好穿背心式连衣裤或背带式童裤。  `z0(  
94.为什么要给幼儿穿满裆裤 2wtt]k6^R  
一般1.5-2岁的幼儿应开始穿满档裤,其原因如下:  q/Qt0fZ  
  (1)这时孩子独立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户外活动也增多,穿开档裤冷风直灌入裤筒,孩子容易受凉生病。  F` d /lU  
  (2)穿开档裤使臀部、阴部暴露在外,极易感染或造成阴部外伤,尤其幼儿嬉耍时常常席地而坐,更容易引起尿道口炎、外阴炎等,特别是女童尿道短,极易上行引起尿路感染。  K0jBgH#  
  (3)开裆裤还是婴幼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蛲虫症的感染径途。患儿的手可因肛门瘙痒抓挠沾染虫卵,使虫卵经手进口入消化道而引起再感染。  obnO{u O  
因此对较大婴儿、幼儿,特别是女童,应尽早改穿满档裤,这样既安全又卫生。   F[<ad2  
95.1岁多的幼儿如何预防佝偻病 u ^~zX=  
佝偻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它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应大力预防。预防佝偻病的关键是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D制剂。小儿每天需要维生素D 400国际单位。  Ju-426_}\"  
  另外,还应加强疾病的防治工作,因为反复生病的孩子,特别是患有脂肪代谢异常性疾病的孩子,更容易患佝偻病。此外,膳食中维生素D的含量较少,因此药物预防也是必要的。宝宝应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D和钙剂。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晒太阳较少或生长速度较快的孩子,如早产儿、双胞胎、低出生体重儿、肥胖儿,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及钙片,以防发生佝偻病。  =}^juQNr  
96.怎样预防小儿缺锌 @/~/e>M&  
锌在人体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其缺乏时,机体会发生生理或病理改变,从而造成不良后果。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生长发育,应注意预防锌的缺乏。  X"@g4lG  
  (1)锌缺乏的预防首先应从母亲孕期开始。孕妇应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注意在各种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应食用含锌量较高的食物,如肉、蛋、肝、牡蛎、鲜鱼、花生、核桃、杏仁等。  pGDZR15ja  
  (2)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尽早哺乳。母乳中的锌易于吸收,尤其初乳中锌的含量较高。在母乳喂养的同时,适时合理地添加辅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z2ez/|  
  (3)应注意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不挑食、偏食,提倡饮食多样化,不要经常食用精制的米和面,如精白米、富强粉、巧克力等精制食品。因为在精细的加工过程中,食物的营养成分会丢失。  (, peM  
(4)饮食中应供给含锌量较高的食品,如鱼肉、蛋类、豆制品、坚果类等食物。含锌的食物很多,动物性食物含锌量高于植物性食物,吸收利用率也高。  q%A uL-,  
  (5)对于低出生体重儿,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反复感染的小儿,在饮食补充的同时,可服用适量的锌剂。  ev1HLM eb  
  (6)已确诊为锌缺乏症的小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锌剂,但不得滥用。锌剂服用过量也会影响体内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如导致铜缺乏或贫血,故应科学合理地使用锌剂。此外,治病要治本,应找到小儿缺锌的原因,给予病因治疗;饮食的补充和调整,在预防锌缺乏症中也是不容忽视的  f-*C9\ W  
j }Hp}+  
97.口吃能矫治吗 ,V:(shmbr  
口吃是可以治疗的。首先应注意,在2岁多小儿学说话的高峰期,有时会出现音的重复和句子的中断,这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一般称为“暂时性结巴”,随着小儿的发育成熟,多数能自然矫正。但父母要注意消除周围环境中有可能导致口吃的因素,并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小儿矫正口吃:  v.=Z01a(  
  首先,要寻找原因,如周围人中有口吃患者,应尽量让小儿避开。如父母对小儿口吃的态度有问题,应及时纠正,切不可急躁,因为越训斥、越禁止,使小儿越紧张,则口吃越加重。其次,可以采用转移方式,用游戏或其它话题分散小儿注意力;或者通过唱歌的方式,把小儿经常结巴的字音编成歌,用曲调唱出来,让小儿跟着学;也可以由父母带着小儿说歌谣。在此过程中,可对小儿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以增加他纠正口吃的信心。  bsE2QE>  
98.不会刷牙的小儿如何保持口腔清洁 J9E 0;S  
小儿自牙齿开始萌出时,就应该开始口腔卫生习惯的培养。  jZbWRb  
  婴儿尚不会漱口或刷牙,应在吃奶后喝一口白开水,冲洗一下口腔。当小儿刚开始出牙时,可使用专门的牙齿训练器,它由硅橡胶制成,样子很像牙刷,放到小儿口中,让他横嚼或竖嚼,这样既可以锻炼他的颌骨,校正牙床,使牙齿排列整齐,又可以促进唾液分泌,更好地冲洗口腔。到小儿长出7-8颗牙时,可以使用另一种橡胶做的牙刷,它的样子更接近普通的牙刷,只是刷毛是橡胶做的。由父母用这种牙刷来帮助小儿清洁牙面。到小儿l岁左右,应有意识地教他漱口,在含一口水后让小儿鼓腮,这样可促使水在口腔中流动,慢慢地小儿就可学会漱口了。到2岁左右,开始教小儿刷牙,可以先用前边提到的橡胶牙刷,也可用专门的儿童牙刷。一般到3岁左右小儿就可以学习自己刷牙了。我们提倡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6E}( y\;*  
99.怎样为小儿选择牙刷、牙膏 Iy5,S0x90  
市售的牙刷种类很多,有成人型、儿童型、幼儿型;有国产的、进口的;有普通的、保健的。到底选择哪种合适呢?  \G OH;s#  
  应选用供6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牙刷。进口的牙刷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接受。国产的保健牙刷价格适中,有些质量也不错。在购买时应大致挑选一下,先看牙刷头,其大小要适中,能在口腔中转动灵活;刷头有2-3排毛束,每排由4-6束组成,毛束之间有一定距离,易于清洗和通风;毛质要柔软,每根刷毛尖部应经过磨圆处理而呈圆钝形,未经磨圆的刷毛对牙齿和牙龋不利。  0[()2Ku g  
  在使用牙刷时应注意每次用后把牙刷清洗干净,甩干后将刷头向上,放在口杯里,以保持刷头干燥,减少细菌滋生。应定期更换牙刷,夏季最好1个月换1次,其余季节也要3个月换1次。如果刷毛卷曲,应马上更换,以防擦伤牙龈。  8L"i Sv&e  
  氟化物是目前公认的预防龋齿最好的药物,它通过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促进牙齿再矿化,起到保健牙齿、预防龋齿的目的。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最简单易行的保健牙齿的方法之一。因此,应为小儿选购含氟特别是含双氟(活性氟)的牙膏。   mzpKGsF  
100.怎样教小儿学刷牙 N|C% 9X<[  
保持口腔清洁最有效的方法是刷牙。正确地刷牙可以去除牙龈和牙齿表面的菌斑、饭垢和食物残渣,防止牙石的堆积,还可按摩牙齿。小儿应从小养成刷牙的习惯。  %8!Q(U P  
  当小儿第一颗乳牙萌出时,即应由父母给小儿刷牙。可用纱布或棉棍蘸温水擦洗牙面。小儿长到3岁时,动作比较灵活了,就要学着自己刷牙。有了3岁前刷牙的经历,小儿基本上适应了刷牙。但从别人刷到自己学着刷需要一个过程。初学时,父母先作示范,让小儿模仿成人刷牙的样子;小儿还可以照着镜子练习刷牙的动作。正确的刷牙方法是竖刷法。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牙合)面来回刷。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刷到。每次刷2-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1次。切忌横着刷,既刷不干净还会损伤牙齿。  HP9n*gCEP  
  刚开始学刷牙,小儿可能刷不干净,父母可以在小儿刷完后再补刷一会儿,并指出和纠正小儿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一旦开始刷牙,就要坚持下去。有的小儿玩累了或困了,不刷牙就上床睡觉,这时应晓之以理,说服小儿刷牙后再睡觉。父母还可以编一些故事给小儿听如小熊刷牙的故事等,使小儿明白刷牙的好处及不刷牙的危害,从而养成自觉自愿刷牙的习惯。健康的小儿应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 09: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广电网(联通出口)
好贴! [s:16]  [s: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5 15: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 电信
没耐心看完全部,嘿嘿,先看第一部分吧。以后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22: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邢台市 联通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地图|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颜色表|下载APP客户端|编织人生 ( ICP12028468-2 )

GMT+8, 2025-5-6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