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垫是5层或6层布的。详细过程:先打硬底,我们这儿叫ge bei 这一过程用到用面打的糨糊〔糨糊〕用面等做成的可以粘贴东西的糊状物,在面板的周围,一块光滑的硬木板,我们通常用面板,就是自家揉镘头用的板子,在板子的四周涂上糨糊,注意中间不要涂,方便干了揭下来,把一块布粘住,刷平,不要有皱,这是第一层布,然后在第一层布上全部刷满糨糊,整块布都刷上,然后上面贴上第二层布,第二层布全部刷满糨糊,然后粘上第三层布,第三层布全部刷满糨糊,刷均匀,一般用刷锅的刷子,也就是说第三层布是最上一层,这一层表面也要刷满糨糊。然后放在阳光下晒。这一步骤为2-3层布,为什么这么说,妈妈是厚布用2层,薄布用3层。
第二步,晒干后就挺硬了,小心的揭下,就是ge bei ,(不会写这两字)就叫硬布板吧,然后把鞋样画上去,想要多大的就画成多大的,然后剪下来,再在硬布板的上面用布铺上两层,这两层就不用糨糊粘,为了确保软吧。剪成和前面样子大小一样放在上面,然后上面再用一层白色的布盖上,白色布要比鞋样大出一圈,大出来的部分折到后面粘住,这样就行了,然后用针先把边缝上,也就是把整个外围先缝上,固定住,然后把想纳的花样用铅笔画了,姐妹们在网上打到喜欢的,剪出形状,比着画就行,不需要有画画基础。然后用花线纳上,双线纳,第二针要从第一针的中间缝隙里拉出,这样就像钩针和小辫一样,一针拉一针。花样纳好,然后再一针一针纳底。这样纳出来的非常的结实。能用好多好多年。这样手工做的鞋垫,20元钱也不一定卖。全手工。多少年不坏,不变形。加上母亲的针线活儿好。纳的均实。虽然周围很多人跟着学纳。有一个老太太看了别人纳的说了一名经典的话,别人学了样子,学不了活。母亲这一代人年轻时干的针线活多,也练就了好手工。想要干好,就得多干。
布都是用的旧布或是不用的布头,不穿的纯棉衬衣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