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人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23 人签到
查看: 11475|回复: 2

[服装设计与裁剪] 很有用的袖窿结构设计与裁剪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11: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妍妍2011 于 2015-3-2 00:13 编辑

  一、袖窿来源:
    袖窿与人体臂根围相吻合,形状与尺寸来源离不开人体。在服装袖窿结构与形状的研究中,一是解剖人体,观察人体臂根围截面,能直观并且详细的了解到眩骨、三角肌、胸大肌、棘上肌、前后腋窝下脂肪层等内部关系。二是用蛇型尺在人体臂根围进行精确测量,在保证不变形的情况下,拓画在纸上,这样也能清楚的观察到外型轮廓线。同时,可以准确测量臂根围度尺寸,建立起袖窿结构的基础理论。有利于在各种款式服装变化中,推导出科学合理的计算公式。
  二、人体臂根围测量:
  图中臂根截面形状是测量净胸围84cm的标准人体取得的。人体臂根围形状及尺寸近似整圆,直径在11.5cm左右,围度36cm,可从观察中得到,前袖山强弯曲,后袖山弱弯曲。因为前袖山由眩骨头形成,后袖山由三角肌形成。前后腋窝点成前略高、后略低的形状。
  三、按人体臂根围推导公式:
  A、袖窿深推导:将测量得到的臂根围形状拓画在纸上,确定前胸宽与后背宽线。将肩峰点SP打开,将前袖山弧线拉成与前胸宽所形成的11度夹角,此时按水平线测出SP点移动为3cm,将此点作为有效袖窿深点加原来的直径长度。再加肩斜角度形成的数据4.5cm,可以得出11.5+3+4.5=19为前NP点至BL线距离。代入2B/10可得到16.8cm再加2.2cm=19cm,因此BL公式可得到2B/10+2.2cm,B84cm,BL=19cm(最小BL线深)。如果弹力面料可以负紧身,前胸宽可减小至2B*/10,BL线公式可不变。
  B、前胸宽,后背宽公式推导:已知:B/2-龙门宽=前胸宽+后背宽。84/2-11.5cm=30.5,30.5/2=15.25(平均分配)。按前胸后背差1cm,前胸宽等于15.25-0.5=14.75≈15cm;后背15.25+0.5=15.75≈16cm,代入1.5B/10公式,胸84cm,1.5B/10=12.6cm。距15cm相差2.4cm,可采用2.5cm计算,即1.5B/10+2.5cm。后背宽比前胸宽大1cm,可推导出公式为1.5/10B+3.5cm。将36cmAH代入HB,约毛病地0.85HB。净胸围84cm,HB-42cm,0.85HB×42=35.7cm≈36cm。内衣类可得出0.88HB,基础推算完全可得到0.85HB。
  四、按不同款式服装确定BL线:
  基本BL线公式推导,我们在人体上取得计算可简化为BL=2B/10+2cm。各类服装可加系数变化及放松量变化,每类服装袖窿应加深1.5-3cm,AH不小于5cm较科学。因为5cm除以2π等于0.8cm是可以看成是另一类服装变化的。小于0.8cm可以认为是同一类款式放松量在做变化。
  A.紧身类、无袖类、针织类:2B/10+2+x,x=0
  B.紧身适体类、唐装、旗袍类:2B/10+2+x,x=1~1.5cm
  C.适体类、正装类:2B/10+2cm+x,x=2~3cm
  D.较宽松类、衬衣、风衣、休闲类:2B/10+2cm+x,x=3~5cm
  E.宽松类:风衣、大衣、茄克类:2B/10+2cm+x,x=6~8cm  


发表于 2007-7-13 12: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省九江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妍妍2011 于 2015-3-2 00:13 编辑

看不懂哦,唉,我真笨。 [s: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21 15: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辽宁省丹东市 联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地图|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颜色表|下载APP客户端|编织人生 ( ICP12028468-2 )

GMT+8, 2025-5-13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