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舒舒 于 2014-10-22 16:46 编辑
注:本文翻译已获得原作者授权,尊重作者意见,删掉插图。 舒舒译语:本文译自Verena编织杂志2011年秋刊俄文版,原作者为德国设计师Tina Hees,舒舒非常喜欢她幽默又活泼的文笔,每次看到她的文章都特别有翻译的冲动,希望能将她的趣文分享给更多编织爱好者。
============ 众所周知,3800年前,古马比伦王汉谟拉比颂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舒舒注:请自动脑补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歌词】,这部楔形文字法典刻在一段高为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内容包含281条【舒舒注:百度的版本是282条】法律。
【舒舒注:以下部分纯属作者创(xia)作(che),只为博君一笑,不能全信】 只是,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是,古马比伦王汉谟拉比的妻子——作为一名狂热的编织爱好者,也为编织爱好者们颁布了一部法典,一部关于编织的法则。 这部法典,采用3毫米棒针【舒舒注:作者的文笔中经常出现类似的笑梗,你们慢慢体会吧】将楔形文字刻在一块粘土制的板子上,多少世纪以来一直被埋没在底格里斯河下游一个岩穴里,直到不久以前才被考古学家发现。 不得不提的是,就在挖掘这部法典的过程中,不少出土的证据证明,这个洞穴曾经贮存过大量的线团……【舒舒注:这个梗,囤线狂们应该秒懂的】
经过考古学家努力破译,这部法典终于昭然于世。 让我们震惊的是,这部三千多年前制定的编织法典,依然适用于今天的编织爱好者。
舒舒特意这部旷古铄今的《编织十诫》翻译成中文,以飨读者。
一诫 人生苦短,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劣质针线上。 永远只用你所能拥有的最好的工具和线材来编织——这样你才能在编织中收获最大的幸福感,这份愉快也会呈现在你的作品里。 牢记“少而优”的原则,哪怕你预算不多,也不能贪图商家抛售的便宜线。 简单的款式更省线,适时放弃那些针法繁复、设计复杂的款式。 手头宽裕的时候多购入好线,以便手头拮据的时候有线可织。
二诫 编织时既要全神贯注,也要发挥聪明才智。 让你扼腕的错误都是在几小时前发生的。 有错不改,这件错误将终身陪伴这件织物——你知道没人会发现,但是你自己永远记得。 人谁无错,将错就错也可能变成原创元素——没必要吹毛求疵、逢错必拆。
三诫 只为欣赏你的手艺、重视你的付出的人而编织。 手编的作品本身就是衣柜里的奢侈品,拥有者的地位必须与奢侈品价值相匹配。 须知人的一生并不漫长,你的作品是以付出生命中相当一段时间的代价而完成的,切勿廉价出售自己的手工作品。 那些只想花小钱置办着装的人,只配穿流水线批量生产的衣物。 不妨自私一点:只为自己而编织,你并不欠谁。
四诫 乐于帮助其他织女,在必要的时候慷慨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指点别人时点到为止即可,因为你的方法也并非惟一正确。 在不违心的前提下,不止要尊重别人的作品,还要不吝自己的赞美之词。 对于别人的批评要敞开心扉接受——有理有据的建设性批评,比起溢美之词对你的帮助更大。 编织的路上学无止境。
五诫 将编织带来的快乐分享给尽可能多的人,有利于这个爱好的传承和发展。 分享爱好要把握好分寸,并非所有人都能掌握和接受手工编织。 对于外行人提出的不专业批评,以宽厚之心处之。 将心比心同情他们,毕竟他们体会不到我们这个爱好的妙趣滋味。
六诫 无论成品结果如何,不要因此带来负面情绪。 这是你自己的作品,花费的是你自己的时间,耗费的是你自己的线。 更没必要自责——你既没伤害到自己,也没伤害到周围的人。
七诫 花少少的时间去编织小样,才不会造成大量编织时间的浪费。 测试小样密度,是你获得合身尺寸的必经之路。 织无定法——你可以“无法无天”“为所欲为”地修改你的作品,“编织警察”不会因此而“逮捕”你。 作为原创,也不要因为别人把你的设计改得面目全非而发怒。 面目全非的作品,其实已经不属于你的设计了。
八诫 冷静对待编织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线团的接头不断,编织指引的错漏…… 把它们视为检验自己能力、砺练自己性格的机会。 全身心地投入“战斗”,粉碎这些“不共戴天的仇人”,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
九诫 尊重版权,杜绝剽窃。 从别人的作品中汲取养分无可厚非,切勿利用别人的劳动结晶来为自己的谋利。 转载此文不注明出处,舒舒编译馆将举报追究到底。 不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累积艺术实力的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设计师。
十诫 保持你的好奇,保持你的勇气。 不要拒绝那些闻所未闻的新鲜技巧——你的母亲或祖母或许一辈子都没机会学到,对你来说正是绝佳的学习机会。 编织这条路,好比人生的旅行,只有不断尝试新路线,才能欣赏到一个又一个更美好的风景。 ========== 订阅舒舒公众号,可及时阅读类似主题。 如何找到舒舒的公众号,是考验你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