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书写文章,读到美文搬给大家一起欣赏。。。
1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太湖秋夕》 唐·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3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词》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4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雨中赠元九》 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5
《秋夕望月》 唐·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 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 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同。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念奴娇》 宋·黄庭坚 断红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恒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颥渌?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醉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昭君怨》 宋·辛弃疾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 独倚小阑干。许多山。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8
《八声甘州》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秋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9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0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秋凉晚步》 宋·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ID:gxjhsh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