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人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24 人签到
查看: 33059|回复: 21

[服装设计与裁剪] 三线包缝机.锁边时三根线根本交差不到一起.怎么解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3 22: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西省上饶市 电信
三线包缝机.锁边时三根线根本交差不到一起.怎么解决?
:o( :o(
好心人帮帮忙
发表于 2009-2-16 16: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北省保定市 电信
是不是你的线穿的不对啊?要不就是有的线断了,你再仔细看看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16: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 电信
:OO: 肯定暗处有线没穿到某个地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19: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丽水市 联通
给你穿线照片教程看看,仔细核对下  ,这里三线四线的穿线图都有,http://photo.163.com/photo/meichaof/#m=0&p=1&n=1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09: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电信
回复 1# 刺客


  你好 我发一个附件 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未命名.jpg
未命名.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09: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电信
不对 怎么只发了一个图 明明是几个图的  我重新再发一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10: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电信
包缝机线迹形成过程?
图1:三线包缝机的线迹由一根直针和上、下两支弯针交织形成线迹 。其形成过程分六个步骤,其中2、3、4二个过程是关键点: 1、上弯针运动到右端的位置时,直针引线从下死点开始上升,并开始形成线环;为了将下弯针线进入该线环,下弯针引线也开始运动。 2、直针继续上升,已经形成一个丰满的针线环时,下弯针尖进入针线环,上弯针引线开始向左端方向运动。
图2.3:
3、下弯针继续向右运动,上弯针引线进人下弯针形成的三角形线圈。机针接近达到上死点。 注:若有缝料时,送布牙将布料移动一个距离 4、上弯针在左端的位置时,直针已经提前下降并进入上弯针形成三角形线圈内,下弯针开始往左运动。 5、直针继续下降的同时,上弯针也开始下降,而下弯针向左运动,在即将脱掉前一个针线环时,机针开始收紧它。 6、针达到下死点位置的同时下弯针也达到左端位置,上弯针再次继续下降,第一个针线环基本收紧。依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个连续的链式线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10: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电信
我怎么发的没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10: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电信
回复 8# ZWX58

包缝机线迹形成过程
图1:三线包缝机的线迹由一根直针和上、下两支弯针交织形成线迹 。其形成过程分六个步骤,其中2、3、4二个过程是关键点: 1、上弯针运动到右端的位置时,直针引线从下死点开始上升,并开始形成线环;为了将下弯针线进入该线环,下弯针引线也开始运动。 2、直针继续上升,已经形成一个丰满的针线环时,下弯针尖进入针线环,上弯针引线开始向左端方向运动。
图2.3:    3、下弯针继续向右运动,上弯针引线进人下弯针形成的三角形线圈。机针接近达到上死点。 注:若有缝料时,送布牙将布料移动一个距离 4、上弯针在左端的位置时,直针已经提前下降并进入上弯针形成三角形线圈内,下弯针开始往左运动。 5、直针继续下降的同时,上弯针也开始下降,而下弯针向左运动,在即将脱掉前一个针线环时,机针开始收紧它。 6、针达到下死点位置的同时下弯针也达到左端位置,上弯针再次继续下降,第一个针线环基本收紧。依此循环,便形成一个个连续的链式线迹。

1

1

2

2

3

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8 10: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电信
再发一遍  再发不上去不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地图|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颜色表|下载APP客户端|编织人生 ( ICP12028468-2 )

GMT+8, 2025-4-30 05: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