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人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26 人签到
查看: 2416|回复: 6

[基础教程] 毛衣编织教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 12: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 阿里云
毛衣编织的详细步骤及编织的前期准备

一、    编织小样,用适合的针和要编织的线编织5-10CM大小的小样,量一下,比如5CM=18针=23行,计算出1CM密度:1CM=18/5=23/5=3.6针=4.6行

参考朱老师的视频: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thread-308395-1-1.html

二、    量出要编织毛衣的各部位的尺寸。比如衣长41CM,挂肩15CM,胸围64CM,袖长31CM

三、    计算各部位的针数和行数

W=前片=后片的针数

A=腋下收针数=10%W

B=肩的针数=20%W

D=圆领的深度=10CM*4.6(1CM的行数)=46行

C=圆领总针数=40%W

前领中间留针=C*1/3

前领两边减针数= C*1/3

       各部位的行数:衣长=41CM*4.6=189行,挂肩=15CM*4.6=69行

四、    前领减针这样减

1、  将圆领的行数D平均一分为三

2、  上部分1/3平织比如1/3*46(D)=15行

下部分2/3为减针段=2/3*46(D)=30行,怎么减两边的针数,这是最难点,要掌握计算方法:2-3-1  2-2- 2-1-X 2-2-Y,  根据这个关系立方程式,解出X和Y的得数

    3+6+X+2Y=总针数=16针     2+6+2X+2Y=总行数=30行   计算得出X=15      Y=-4

整理后就应该这样:2-2-1  2-1-14(16针30行)  平织15行

五、挂肩也就是腋下收针    A=腋下收针数=10%W=12针  2-4-1  2-2-2   2-1-4

1先要计算出挂肩,也就是腋下的减针数:胸围针数(前片或后片的针数)*10%;2、分三段减针。将减针数平均一分为三,每段各减1/3;3第一段一次减去,如果超过5针,一般分2次减。4第二段采用2-2-N的方式,如果此段针数为单数,则先“2-3-1”再2-2-N.5第三段采用2-1-N的方式。6如果要挂肩曲线更加优美顺畅,还可将第三段的减针再平均一分为二,分为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三段采用2-1-N,第四段采用4-1-N.例子:

1、腋下减针数为13针的话2、分三段的话,平均一分为三,第一段收4针,第二段收4针,第三段收5针3、第一段一次减去,2-4-1(即所谓的平收)4、第二段2-2-25、第三段2-1-56、挂肩曲线更加优美顺畅,第三段再一分为二,第三段2-1-3,第四段4-1-2

六、后领子的编织一般深1.5--2厘米,约4--6行,根据你的样片算出行数。先在中间留针,所留针数约为后领子针数的3/4.接着在两边减针,每边的减针数=(后领子针数-留针数)÷2最后由快至慢分2至3次减完。可以用2-3-1,2-2-X,2-1-Y来套算。

七、后片编织:后片与前片大多数地方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斜肩处。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Q1NDUwNTYw.html?beta&

前后片的挂肩高度是一样的,只不过后片在顶部织成了斜线。

肩24针,我们的斜肩打算用小燕子收针法,6并3的方法来。

       三针小燕子收法:     右边:第1,2,3针织下针,将第4针挑到右针上,将第7针挑至第5,6针之前,第7针在上面,将第4针和第7针并收(第1针小燕子完成),将第5针挑至右针上,将第8针挑至第6针之前,第8针在上面,第5针与第8针并收(第2针小燕子完成),将剩下的第6针和第9针并收(第3针小燕子完成);     左边:织到倒数第9针开始收小燕子,将倒数第9针挑至右针上,将倒数第6针挑至倒数第7和第8针之前,倒数第6针在下面,倒数第6针织下针,然后将倒数第9针盖在倒数第6针上(左边第1针小燕子完成),将倒数第8针挑至右针上,将倒数第5针挑至倒数第7针的前面,倒数第5针在下面,织倒数第五针(织下针),然后将倒数第8针盖在倒数第5针上(左边第2针小燕子完成),织倒数第4针,将倒数第7针盖在倒数第4针上(左边第3针小燕子完成),再将倒数3,2,1织下针,左边的小燕子全部完成;

   参考朱老师的视频--小燕子收针法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thread-298854-1-1.html

   所以,减掉小燕子边上的3针下针外,就是有24-3=21针,这21/3=7,即2-3-7(收7次,14行)。

  斜肩收针法: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f ... ewthread&tid=149643

八、袖子的编织方法

(一)袖子加(减)针经典计算法

这个讲解是指袖子从下往上织时。如果是从上往下织的话,就把下面的讲解全转换成减针就行。
1、先算出袖底加针数,因为袖底加针一般是每次加1针,所以加针数也就是加针次数。

加针数=(袖壮针数-袖口针数)÷2

袖壮是指袖子最宽的地方,也是袖子靠近肩的部分。

2、计算加针间隔行数

间隔行数=加针行数÷(加针次数+1)

加针行数是指袖子长度所需的行数

3、袖底加针一般应采用先慢后快的原则,使袖底斜线略呈凹形。

例子:袖壮79针,袖口49针。袖长行数为90行(即加针行数90行)

a、加针数=(79-49)÷2=15针(即需要加针15次)
b、间隔行数=90÷(15+1)=5行余10
c、由此可知,15次加针中有10次可以间隔6行加针(6-1-10)。剩下的5次是间隔5针加针(5-1-5),这样加起来才85行,袖长要90行所以还要5行平织。

最后加针方式为:5行平织5-1-56-1-10

5余10为什么会是5行平织 5-1-56-1-10。。。

这个方法可以用于任何袖子加针计算法中。只要套用就行。

请看例子1:

(79-49)÷2=15针(即需要加针15次)

90÷(15+1)=5行余10,其中的1是常数。你只要加上1就行就对了。10是列除式商的余数,不是直接用计算器除!

90除16是除不尽的,是5余10。

那么,用套用公式为:5行平(指的就是那个5余10的5),5(指的还是那个5)-1-5(需要加针次数15次减去,余的那个10),6(指的是5+1.指的是那个5加上1,1这里是常数,加上1你就做对了)-1-10(指的是那个余10)。

这样大家就可以死记套用公式了,不用再去想它的原理。

例子2:

需要加针17次,总行数40,得出:40除(17+1)=2余4

那么,用套用公式为:2行平(就是那个2余4的2),2(还是2余4的2)-1-13(17-4)(加针数17减去2余4的4),3(2+1)(还是那个2+常数1)-1-4(2余4的4)

例子3:需要加针33次,总行数100,得出:100除(33+1)=2余32那么,用套用公式为:2行平,2-1-1,3-1-32

d、一般间隔单行加针不太方便,所以,宜全改成间隔双行加针。因此,我们的加针方式改:

4行平织4-1-X6-1-Y
这个好象也是小学时学的吧,是二元二次方程式。

1*X+1*Y=15

4+4*X+6*Y=90

算出:X=2Y=13

最后调整后加针方式为:4行平织4-1-26-1-13

(二)袖山经典计算方法

先把买来的线织成小样片(10厘米*10厘米的小方块)后,数一下1厘米有多少针,1厘米有多少行,再量出衣服各部位的长度,宽度,再计算出衣服各部位的针数和行数.

比如:
以袖山为例:样片中1厘米=A针,1厘米=B行,那袖山的各部位量一下,宽度为C厘米,深度为D厘米.那么就可以算出袖山宽度(袖壮)的针数为A*C,袖山深度的行数为B*D,现在我们以上面的数据说明一下:

例:袖壮针数A*C=84针,山头宽针数16针(84*1/5)
山头减针=(84-16)/2=34针
山头深行数B*D=36行

先把A段计算好,例子中是2-4-1,那BE是固定值, C是2-1-X,D是2-2-Y,好,我们看下:
A段2-4-1
B段2-3-1
  2-2-2
C段2-1-X
D段 2-2-Y
E段2-3-1
  2-4-1

这样先计算出山头减针数34针=4+3+4+X+2Y+3+4=34针
再计算出山头深行数36行=2+2+4+2X+2Y+2+2=36行

得出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式:X+2Y=16
        2X+2Y=24
                         解出 :X=8 Y=4




发表于 2020-12-31 20: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扬州市 电信
实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5 12:27:52 来自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阿里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1 15: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福建省南平市 联通
感谢整理分享,收藏备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29 15:31:41 来自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阿里云
真的太实用了。编织新手,她需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2 12: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镇江市 电信
楼主辛苦,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8 23:53:18 来自手机网页版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阿里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地图|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颜色表|下载APP客户端|编织人生 ( ICP12028468-2 )

GMT+8, 2025-4-26 05: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