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6
- 经验值
-
- 人参果
-
- 编织币
-
- 爱心果
-
- 注册时间
- 2011-8-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发表于 2011-9-19 22: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沃达丰电信
笑红尘 发表于 2011-9-9 23:10
作为业余编织爱好者,我努力学习自己设计.
现在才学设计,那么你之前的是不是一直在仿冒呢?
是这样的,我太想谈谈我自己的过失了,我当年二十多岁时,是单位里编织爱好者的宠儿,不是因为我织工好,是因为我很聪明,所有的图都能看懂,然后教她们,她们织衣服前也是我帮着选样子,算针数,当然是照着日本的毛衣书,后来因为办公室里天天开编织会,领导很生气,我就不敢这样做了,但当时是,我照图织一件,马上有一群人跟着织一件,我很得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如果说织工一般的话,裁剪缝纫那可是做工极好,我照着日本书做的一件丝绸衬衫让宋丹丹赞不绝口,经常有同事拿着礼物求我给她们的小孩子做衣服,我完全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离开了书上的图样自己能不能做出来,织出来,有一次命运几乎叫醒了我,那是在一个中国一流的旗袍师傅处做衣服,我不想做旗袍,就自己在纸上画了一个草图,仔细修改了一下午,测量是按旗袍的立体测量法,结果做出来的衣服把单位同事吓一跳,说是民国的大小姐来了,而这张图我没当成什么知识产权,那个师傅那一年不知做了多少件一样的,卖疯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有设计能力,而且设计天份很高。
等我知道这些的时候,已经人到中年,体力脑力都不如年轻的时候了,我看到,我所在的欧洲城市里,店里的鞋子成千上万,衣服成千上万,没有任何两个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一个设计师在照着别人的样子做,每个人都想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来,而对于“作品”,欧洲人的理解当然是“你自己创作出来的,而不是模仿别人的”,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论坛里的“作品”,笑掉大牙。我过去也根本不相信,不同的人能够设计出来不同的几千双,几万双鞋子来,但眼见为实,每次逛商店时,都有会让我惊到呆住的时候:怎么可以这样,这个地方怎么可以这样设计?用中国人的所谓“设计多元化“和欧洲的一比,什么都不是,但在古代不是这样的,中国绝对是一个设计师的乐园。
我醒来的太晚了,我的黄金时代都被我挥霍掉了,我希望所有正当年轻的艺术爱好者都能早点醒来,唤醒你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吧,如果你总是想着怎么复制别人,模仿别人,你就永远不可能注意到你的潜力,每个人都有创造力,你为什么不试试看呢?
再说一遍,复制别人就是浪费你自己的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