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6
- 经验值
-
- 人参果
-
- 编织币
-
- 爱心果
-
- 注册时间
- 2005-5-2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发表于 2005-5-29 10: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电信
7-1 驱动无限
在PC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CDROM驱动器已成为一台个人电脑最基本的配制。尽管外部存储器主要包括CD-ROM、DVD-ROM、ZIP磁盘、PD、MO等许多,随着其他一些外部存储设备的价格的下降,也有不少用户开始选择这些外部存储器设备了。但CDROM光盘有“容量大”、“速度快”、“易保存”等优点;虽然在速度和稳定性方面还无法赶上硬盘驱动器,但CDROM盘片却有“移动便利,传递及时”等优势。现在主流游戏都以CDROM为储存介质,不但可以方便地移动和保存,还可以包含大量精美的过场动画、CD音乐等。因此光驱仍然是最普及的。光驱的好坏很重要。一个好的光驱,无论好盘还是花盘都能一口通吃,流畅地读出数据;但是一台质量平平的,甚至是假冒伪劣的光驱,遇到盘面稍有一点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卡壳,死机,又或者寿命很短,几个月就报废。所以,在国外某些有特殊需要的大公司里面,光驱已经被列为“消耗品”。可见,选择一款好光驱是多么重要啊。市面上光驱品牌众多,可挑选的面很广,但是里面良莠不齐,伪劣商品不少,下面就先介绍一下光驱的选购。
在谈如何选择挑选CD-ROM前面,先谈谈一些和光驱有关的技术指标。
数据传输率、寻道时间和光驱、数据缓冲区和接口
单倍速光驱的传输率是150KB/S,寻道时间越小越好、缓冲区是越大越好,数据缓冲区大的光驱在读取文件时的效果很明显,因此要尽量购买CACHE较大的光驱。常见光驱的接口分IDE和SCSI两种。SCSI接口的光驱与IDE接口的光驱相比,CPU占用率更小。但是SCSI接口的光驱价格比较昂贵,所以一般家用大多还是选择IDE接口的。同时光驱的传输模式很重要,主要有PIO模式和Ultra DMA/33(UDMA)模式,现在的高速光驱,CPU占用率很大,所以选择UDMA接口非常重要,UDMA能够提高I/O系统的速度和减轻I/O系统运行时对CPU的占用率。
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术语:
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恒定线速度,就是指激光头在读取数据时,传输速率保持恒定不变,由于光盘的内圈每圈的数据量要比外圈少,马达的转速将由快到慢。而马达转速频繁变化和内外圈转速的巨大差异,都将会缩短马达的使用寿命和限制CD数据传输率的增加。
CAV(constant angular velociyt)--恒定角速度,就是指马达的自转速度始终保持恒定。马达转速不变,不仅大大提高了外圈的数据传输率,改善了随机读取时间,也提高了马达的使用寿命。
PCAV(partial-cav)--部分恒定角速度,它结合了CLA和CAV的优点,在内圈用CAV方式工作,在马达转速不太快的情况下,其线速度则不断增加。而当传输速度达到最大时,再以CLV方式工作,马达的转速再逐渐变慢。
当然,有一点要强调一下,CD-ROM所宣称的速度指的是它的数据传输速率,单速的CD-ROM的传输率为150KB/S,如果这样推算的话,32速就会有4800KB/S,换个说法,从理论上说我们用32倍速光驱来读光盘的时候数据传输率是4.8MB/S。其实我们现在的光驱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速度,以前的光驱制造商采用的是恒定线速度(CLV)的,光驱电机旋转技术转为采用恒定线速度加恒定角速度(PCAV)或恒定角速度技术(CAV)。在恒定线速度下,CD-ROM会根据现在正在读取的是光盘的外圈数据还是内圈数据来控制电机以不同的角速度来旋转光盘,也就是采用不同的旋转速度来分别读取内外圈数据,因此速度恒定,而且纠错能力好,然而这个方法在光驱速度不断提升的今天,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一个34x的光驱在一分钟内电机就旋转了6000多转,在这么高的转速下,采用恒定线速度的方法,会大大降低光驱的寿命。于是光驱生产厂家改用了始终以恒定的角速度旋转光盘的CAV技术,由于光驱在读外圈和内圈时的转速不变,因此克服了采用CLV技术的缺点。但现在光驱所标称的速度往往指的是最外圈的读取速度,有的光驱标36X MAX指的就是这个,所以在读取内圈时速度肯定无法达到标称的速度。大家应该明确这个概念。
7-2 购买指南
选择好光驱
准备好了吗?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怎样选择一台好光驱吧。对光驱而言,最重要的参数有3个:速度、容错性、稳定性。买光驱也应该从这三处着眼。
1. 速度
首先要说到的读盘速度问题,“能在很短时间内大量传输数据”对于现代应用软件是非常重要的。以流行的《古墓丽影》为例吧,这系列游戏的安装通常不到1MB,像最新的《古墓4》安装后仅900KB左右,而且无法选择其他模式。这样,游戏中不得不反复从光盘中读取数据,如场景或过场动画等等,如果CDROM盘片或驱动器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便会导致游戏中经常性地出现停顿、定格甚至死机等情况。如果光驱读取速度较慢,也会使人很不自在,因此很多玩家便会想到选择高速CDROM。眼下CD-ROM的速度提升似乎比CPU还要快,去年24X还是主流,如今48X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了。其实,标称的最大速度并不能代表一切,缓存大小、寻址能力同样对光驱的总体速度起较大影响。事实上,很多标称“3x
或4x速”的光驱根本无法达到真正的30或40多速的。原因在于它们的读区方式各有不同:很多标示为40多速的光驱只有在读取光盘最外圈时才有可能达到号称速度,而读内圈时的速度却远远低于标称值,比如40速的光驱可能会降低到24甚至16倍速。而且大家知道,CD-ROM的主要功能是存储数据信息,在普通使用中能够体现出光驱速度优势的地方无疑是大容量数据的传送(譬如:安装大型游戏),而其间速度差距所带来的效率差异是不大的。而多媒体功能(如欣赏CD、观看VCD)对光驱的要求更低,4X就可满足要求了。所以选购时不一定要用CD WINMARK之类测试软件所测得的数据作为购买标准。所以既不要花冤枉钱去追求高速,也不要为省银子而购买过时货,跟随主流就可以了。当然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优秀,而价格也不比一般主流产品贵出很多的高速CD-ROM,仍然很值得购买。如今市场上以32X-40X为主流,其中速度确实较快的品牌型号主要有:美达MIDA 40X 、NEC 36X 3001A(实际外圈速度可达41X)、华硕40X等。
2.容错性
如果大家都有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的习惯,就会发现那些VCD广告,大多是用“超强纠错”来作为广告词的,CDROM的广告也是。容错性是很重要的,有时候甚至比速度更重要。光盘由于是可抽取的,表面难免会被划花,或者留下指模等,影响数据读出。因此,容错性一直以来就是用户争论的焦点。以往的光驱制造工艺不成熟,容错性能很差,但是光驱在跨入24X时代以后,随着数据读取技术趋于成熟,大部分主流产品的容错能力还是可以接受的(水货除外),但仍有一些产品不尽如人意。选购时带些“烂碟”去测试虽然是个不错的做法,但单凭能够顺利读出烂碟,很难全面地说明问题,因为新出厂的光驱在最初的使用中一般表现良好。而且有些产品是通过调大激光头发射功率来达到纠错目的的,一旦使用了较长的时间以后,光头老化,性能就会大幅度下降,且缩短了CD-ROM的使用寿命。当然
另一部分优秀产品采用了先进的容错技术和较好的伺服系统,加上中等功率的激光发射,在读盘能力较强的前提下始终保持良好的表现,这样的光驱才算得上真正的“超强纠错”。所以,看容错性,主要还是看品牌。眼下大家公认容错性特别出众的产品主要有:美达MIDA 40X 、ACER 32X、源兴24X/36X和华硕34X等。现在的CDROM为了提高纠错能力,又使用了一些更先进的技术,“人工智能纠错(AIEC)”就是其一。它的意思是:在研制光驱时对1万张有各种毛病的盘片进行特殊研究,记录下“偏心、划痕、激光反射弱”等情况,开发出相应对付策略。在具体读盘操作时,如遇到上述不良现像,立即使用事先计算好的方案进行纠错工作,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光盘读取正确率。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是日本“健伍”公司,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比较少见,“大白鲨”44X及以上产品则包含“人工智能纠错技术(AIEC)”
3.稳定性
“稳定压倒一切”。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款光驱买回来时,怎么用都好,任何盘片都能统吃。可一旦用了一段时间后(通常3个月以上),却发现读盘能力有迅速下降。遇到这样的产品,谁也不会满意的。所以在当今速度与纠错(指新出厂产品的纠错力)差距并不大的情况下,稳定的表现显得尤为可贵。普通用户在选购光驱时,不可能逐一从硬件结构方面分析产品的优劣,所以选购CD-ROM时不可图新品,应尽量购买推向市场时间较长,口碑一直不错的产品,这样的光驱往往稳定性较好。此类代表当属SONY系列。当年SONY出品的四速光驱CDU76E,不但纠错好,而且不少使用它已经3年以上的用户,至今为它的稳定性所津津乐道。高倍速的SONY光驱虽然容错能力有所下降,但在稳定工作方面它始终做得很好。
挑选光驱主要就是从上面三点出发,但是下面的一些信息,对于选购光驱来说也很重要。
1.品牌
国内常见CD-ROM的品牌有很多,主要的如SONY、华硕、Acer、NEC、源兴、美达、PHILIPS、三星等都是业界响当当的牌子。名牌的价格虽然比较高,但质量好,保修的时间也很长,不少光驱更提出了一年包换的概念,可见其对产品的信心。所以购买光驱的时候,应该考虑品牌的问题。买的时候可以多拿几张广告单,对比看一下。
(meida.jpg)
美达40X光驱
2.机芯的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高倍速光驱的转速极快,几乎赶超了硬盘,所带来的最大弊端就是发热量极大。对于现在市场上大部分以塑料为机芯的CDROM来说,高热量是降低其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塑料的耐热能力较差,长期使用自然会出现问题造成读盘不顺利。但光驱的机芯又很难像显卡或CPU那样依靠散热片和风扇来散热,因此高发热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为了解决机芯的快速老化问题,现在很多厂家已经开发出钢制机芯的CDROM产品。大家知道,钢这种原料的耐热能力要比塑料好得多,这样光驱的寿命便会很长,但缺点也有:全钢芯的光驱成本比塑料的要高一些,不过从长远角度看,多花10元20元买“全钢机芯”的光驱还是比较值得的。 采用全钢机芯的CDROM,包括“美达36X"、“雄兵45X"、“大白鲨44X"等。
3.其他指标
关于光驱其实还有许多评定的指标,譬如噪音和震动。由于CD-ROM的速度主要取决于马达的旋转,而眼下一些高速产品的马达转速高达8000-9000rpm,甚至高于10000rpm。在这样的情况下,读盘时产生较大的光驱机身震动和旋转噪音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些36X的CD-ROM,读盘时就好像屋子里开了一个小电风扇一样,声音很是烦人。因此,选择光驱时检验读盘噪音大小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眼下有不少产品采用了双油压动态避震系统,很好地解决了震动和噪音对用户产生的烦恼,选购时不妨留意。自己固定光驱时,拧紧螺丝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震动。另外还需注意CDROM是否支持DMA/33技术,它由INTEL和昆腾提出,最早应用于硬盘,后添加到光驱中。优点包括:一、最大峰值传输率达到33.3MB,比以前MODE4的16.6MB提高了一倍;二、可以明显减低CPU占用率,在光盘读取过程中也能以较高效率工作。较新式CDROM产品基本都包含DMA/33技术。高速缓存(CACHE)的配备大小对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产品CACHE容量为128K或256K,有的可达512K。在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这个值越大越好。
4.服务问题
挑选光驱时要注意厂家的服务质量,一般名牌产品都会有不错的售后服务。同时,只有当光驱质量很过硬时,厂家才有信心和胆量提供较长的保修、保换时间。以前光驱通常只有三个月的质保期,这令用户颇为不满,但如今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大部分厂商将这个期限延长为六个月或一年。日前笔者还发现了几款提供1年包换的品牌,如:建基(AOpen)和顺新。应该看到厂家能在售后服务方面下功夫,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况且能够提出1年这个数字,起码可以表明厂方对其这款产品的质量还是很有信心的。因此质保期较长,售后服务较好的产品,一般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能。只是但愿“一年包换”这句话在用户真正遇到麻烦时,不要成为一张空头支票。通常情况下,一些没有正规包装的CDROM产品保修期都很短,较好的品牌会提供3月保换和一年的保修。大家还需要注意:保修和保换绝对不是相同的概念,翻修的产品无法用得踏实,所以最好还是挑选质保期较长的产品,至少应是一年保修。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激烈竞争,不少公司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如美达最近和豪杰公司联手推出了买美达送超级解霸5.5的活动,而且号称的超强纠错,全钢机芯和一年包换很有诱惑力。
光驱的维护方面
作为电脑“易耗品”的光驱,寿命远低于其它主要部件,高速光驱寿命更短。因此平时的维护很重要。大家知道,激光头是最怕灰尘的,灰尘一多,读盘能力会明显下降。很多光驱长期使用后识盘率下降就是因为尘土过多,所以平时不要把托架留在外面,以防止灰尘进入。不用光驱时,尽量不要把光盘留在驱动器内,因为光驱要保持“一定的随即访问速度”,所以盘片在其内会保持一定的转速,这样就加快了电机老化(特别是塑料机芯的光驱更易损坏)。不过现在有的光驱在长时间不读盘时会自动降速,可以大大提高光驱的寿命。光驱读盘时不要立刻退盘,防止损坏光头。平时尽量不要使用劣质盘片也很重要。在关机时,如果劣质光盘留在离激光头很近的地方,那当电机转起来后很容易划伤光头。遇到实在读不出的烂碟,不要让CD-ROM硬撑,这样会缩短它的寿命。听起来好像严重了,不过真的发生损失了可就傻眼了,所以我们在平时还是要多多注意。总之,使用中保养得当也是有效提高光驱稳定工作的方法之一。
7-3 其他产品
在大容量光盘存储器市场上,除了CDROM外,也确实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产品,这其中以CD-RW、DVD-RAM、MO(Magnetic Optical:磁光盘)最为引人注目,并日渐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下面就作一点简要介绍。
1.CD-RW
CD-RW(CD-Rewritable)作为一种新型的可重复擦写型光盘存储器,它不仅可以完成CD-ROM无法胜任的工作,而且还具有CD-R(CD-Recordable)刻录机所不具备的可重复擦写的特点。也正因为具有二合一的功能才使得CD-RW一经问世即风靡世界,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普及。以前CD-R刻录机,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刻录过程也非常繁杂,操作过程中一旦有误则有可能导致整个盘片报废。然而,进入99年下半年以后,普及型CD-R刻录机的报价只有1400元,这样一来即便是囊中羞涩的“DIY”朋友也不用再望洋兴叹。然而,单一功能的CD-R刻录机毕竟受功能上的局限,而致命缺陷是不具有可重复擦写特性,为此导致了CD-RW光盘存储器应运而生。CD-RW的最大特点是集CD-R刻录与数据的存储(可反复重写)两大功能于一身,它既可像普通CD-R刻录机那样进行操作,又可以对CD-RW盘片进行重写操作(需要使用专用CD-RW盘片)。由于CD-RW与CD-R两者制造上很容易实现,因此现在市场上的新产品大多都具有CD-RW功能。
CD-RW光盘存储器与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CD-ROM光驱一样也有倍速之分。所不同的是,CD-RW又有写入速度(包括CD-RW写入速度和CD-R刻录速度)与读盘速度之分,通常是写入速度远低于读盘速度。写入速度越快就意味着写满一张容量相同盘片所用的时间越短,所以对CD-RW(包括CD-R)来说,写入速度才是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这在选购时一定要仔细看清楚。究竟是几倍速CD-R刻录?几倍速CD-RW重复擦写?又是几倍速CD-ROM读盘?当然,高速度是以高价格换来的,是否真的有此需要应量入为出。为了保证重写数据的可靠性,各厂商的CD-RW写入速度一般不超过4倍速,至于高于4倍速的产品尽管市场上已有销售,但是价格昂贵,所以普通用户一般不推荐使用,而且速度过高,可靠性就不及速度低的时候了,毕竟实用可靠性应放在第一位。需要提醒的是,刻录(重写)速度固然重要,但同时还要考虑到缓存容量大小、接口类型以及能支持哪几种数据格式等指标,此外操作是否简便等因素也要给予关注。一般来说,SCSI接口的CD-RW的稳定性等方面要优于IDE的。缓存则越大越好,因为刻录的时候,一旦出现干扰,导致缓存内的数据使用完,又没有新的数据补充进来,刻录立刻失败。再有,不同品牌的CD-RW在刻录及重写的操作方法上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一定要向商家索要说明书,否则很容易因使用不当导致刻录工作前功尽弃。选购方面,一般是看品牌,如YAMAHA、Ricoh、SONY、Philips等都是在CD-RW方面口碑较好的牌子
2.MO
MO(Magnetic Optical:磁光盘)80年代初研制开发,从1989年开始投入实用,近两、三年大规模商品化进入市场。它是传统的磁盘技术与现代的光学技术结合之产物。 MO存储器除了具有容量大、可更换盘片、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等优点外,近两年最大的改进是传输速率和搜索(寻道)时间等性能指标已接近普通低速硬盘,以往速度慢的缺陷已得到有效改善,这样一来使得它在大容量存储器中稳获一席之地。再加上如今的MO光盘不仅很方便的实现了直接重写,而且重写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实现了一张盘片上的重写次数突破100万次以上,保存寿命也延长至50年以上,因而获得了“永久性”光盘之赞誉。
当前市场上的MO驱动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使用3.5英寸盘片;再一种是使用5.25英寸盘片,前者目前有230MB、540MB和640MB三种,后者当前主要有230MB、640MB、1.3GB、2.6GB、5.2GB五种,所有的产品都实现了向下兼容。由于230MB的MO存储器属于早期产品,不仅容量小,而且速度慢,因而现在已被市场所淘汰。所以驱动器方面建议选用640MB的产品。当前世界上MO驱动器的知名厂家主要集中在美、日两国。代表性厂商主要有:FUJITSU、SONY、MITSUBISHI、HP、Teac等。MO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很多,但主要的读写速度、马达转速、平均寻址(存取)时间、支持的盘片容量以及使用的接口等。理论上讲,这与 CD-ROM(CD-RW)等光驱没什么两样,衡量标准应该说大致相同。
3.DVD-RAM
DVD-RAM是一种采用相变技术实现可反复重写(擦写)型DVD光盘存储器。自1997年公布有关技术参数后,1998年下半年既有实用商品化产品投放市场。尽管姗姗来迟,但大有后来居上之势。DVD-RAM的记录格式有两种规格:单面盘储存容量为2.58GB,双面盘储存容量为5.2GB,是海量储存的新一代媒体。
DVD-RAM光驱速度指标的计算方法上与CD-ROM(或CD-RW)很相似,但两者并不相同,也就是说DVD-ROM光驱的倍速并不等于CD-RW驱动器的倍速。对DVD-RAM驱动器来说,一倍速(1X)相当于CD-ROM驱动器的9倍速。考虑到目前DVD-RAM光盘驱动器的产品种类还不多,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