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人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123 人签到
查看: 4273|回复: 1

[其他] “海派编结”比“海派编织”更有老上海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4 15: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 电信
2004年我的文章标题用的是“海派编织”的提法,去年发表的文章改为“海派编结”,原因有二:其一,上海人习惯讲“结绒线”,用“编结”一词更有老上海的味道,体现海派特色;其二,民国时期上海三位绒线编结大师鲍国芳、冯秋萍、黄培英的著作书名都用《***编结法》,如鲍国芳的《毛绒线手工编结法》、冯秋萍的《秋萍毛线刺绣编结法》、黄培英的《培英丝毛线编结法》,而不用“编织法”。因此,个人认为,“编织”一词可作为全国各地的通用词,而“编结”则可作为上海地区的特定用语。妥否,请各位专家、老师和网友指正。
发表于 2016-2-12 21: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北京市 北京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地图|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颜色表|下载APP客户端|编织人生 ( ICP12028468-2 )

GMT+8, 2025-4-30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