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2192
- 经验值
-
- 人参果
-
- 编织币
-
- 爱心果
-
- 注册时间
- 2007-4-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本帖最后由 mmdzz 于 2013-9-10 21:15 编辑
去年逛淘宝的时候,看到一家安士伯段染线特价,很好看,不知死活买回来,从那以后,就开始了我痛苦的编织历程。
第一件是给老公织的,由下往上织,坦白说,织到分挂肩前,感觉还是挺好的,等到分挂肩,我就傻眼了,原来的条纹变宽了,那就意味着织袖子的时候,会更宽,如何保证挂肩袖子二者接缝时条纹吻合呢?赶紧上网查,才发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除了从上往下织之外,就唯有断线了。已经织到分挂肩,继续断线织还是全部拆掉从上往下织,这两盏灯都绝不省油,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我错误地选择了断线织,断线织段染线,就意味着你不得不频繁地断线接线,整个过程差点没把我逼疯,可越到后面,就越不甘心拆掉重织,只好一条道走到黑了。整件毛衣织好,我也快挂掉,好在效果还行,老公也喜欢穿,厚实暖和。可惜后来洗衣不慎,缩得没法穿,只好送人了,所以手里现在没有图样,勉强找到一张春节出游的照片,可以看到一点原貌。
有了第一件的经验,打死我也没有胆量再从下往上织段染线了,手里还剩下另一件的线,这阵子比较闲,找到朱杨氏从上往下织的插肩袖毛衣教程,好好学习了一下午,就开工了。这次织得比较顺利,曾经恶梦一样的插肩部分,很快轻松搞定,真是血的教训。。。。。
我用的是无捻粗线,8号棒针。织的小样片,30针*30行,横密为10cm=22针,直密为10cm=28行,即1cm=2.2针=2.8行。头围54公分,胸围86cm,衣长58cm,后颈至分袖处垂直长6寸=20cm=20*2.8行密*(1+10%缩水率)≈62行,腋下至袖口长为44cm=126行。
依以上数据,可算出
1、颈部起针为头围54*(1+10%缩水率)*系数0.8=47.52厘米≈104针,分为每筋4针,4筋共16针,左肩=右肩=14针,前片=后片=30针,即4*4+2*14+2*30=104针。衣领织16cm,衣领织完织正身。
2、首先滑前领窝,在颈部起针处挑4*4筋数+后片30针+左右袖共28针=74针,留下前片30针不挑,由2*前片单侧滑针数=前片平织针数=30/2针=15针,算出前片平织针≈14针,前片单侧滑针数≈8针,按2-2-4的原则,每两行在前片两侧各挑2针,共挑4次,将2*8针滑完,此时前领窝滑针完毕,将前片剩余14针全部挑起正式圈织正身。
3、计算加针率。胸围86*(1+10%缩水率)*2.2横密≈208针,腋下留8针,即前片加后片在分袖时需要针数为208-8*2=192针,除去两头分筋所得2*4=8针,每片由30针起针织至胸围时需要加针数为192-8-2*30=124针,即前、后片各需加针62针,总共加针31次。由后颈到分袖6寸=20cm可知共需织20*2.8行密*(1+10%缩水率)≈62行,可算出加针率为2-1-31。
4、同理,袖壮处为14+4针分筋所得+2*31+腋下8针=88针,袖口针数为袖壮针数一半即44针,由袖壮至袖口126行行距算出袖子单侧减针率为6-1-21。
5、加针无痕技巧:从上往下织,织法其实比较简单,但分筋加针处由于毛线较粗,很容易留有孔洞,我试过加针处织扭针或用朱杨氏老师教的分筋处前一行那一针上针挑加一针两种办法,无论带线再紧都会有孔洞,但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起织,即将分筋处前一行那一针上针挑起扭一下再加织,就可以做到完美无洞。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