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人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18 人签到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ui55

[女式毛衣] 压了N年的白色菠萝钩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5 14: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金山区 电信
流行复古的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3-6-25 1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15: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电信
漂亮!

点评

谢谢东华姐的支持!  发表于 2013-6-25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6: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电信

是的,编织大师的经典作品,经久不衰的。


黄培英

黄培英(1913~1983)

黄培英,曾用名静汶,上海人。童年爱好绒线编结,掌握了绒线编结技艺,后应聘于上海丽华公司、荣华和安乐绒线厂教授绒线编结技法。民国17年(1928年)开办培英编结传习所,并参加上海市工商部举办的中华国货展览,展品获特等、一等奖,得金、银质奖章,并获绒结代针机专利执照。以后又在中西、市音等商业电台讲授绒线编结知识。在30年代,她独创的桃、李、梅、蔷薇等花型的镂空毛衣,成为当时女士们的时髦外套。民国22年,她编写的《培英丝毛线编结法》一书,发行量高达30万册,打破当时出版纪录。黄培英成为30年代知名的绒线编结专家。

解放后,黄培英于1951年在苏州开设大新绒线店。1956年,她被聘到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专业研究与创作。在此,专心研究古代民间线结(以各种彩色纱线或丝线,编结成各种日用品与镜框装饰品),使线结工艺从原有的3种基本结法发展成20多种结法、200多种图案花样,为挖掘与发展民间优秀传统线结艺术作出了贡献。
五十多年来,黄培英创作设计了许多优秀作品,代表作品有"三梭花旗袍"、"白色大礼服"、"游龙围巾"、"野菊花披肩"等,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先后编辑出版了《培英丝毛线编结法》、《绒线童装编结法》、《民间线结》、《花边编结法》、《绒线服装编结法》等20本著作。1964年被评为工艺美术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黄培英身心受到损害,技艺遭到摧残。平反后抱病致力于传授工作,把自己的编结艺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16: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河南省开封市 联通
很漂亮很漂亮

点评

谢谢你的支持!  发表于 2013-6-25 2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16: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西省晋中市 联通
不错哦

点评

谢谢你的支持!  发表于 2013-6-25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17: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疆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 电信
漂亮啊

点评

谢谢你的支持!  发表于 2013-6-25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5 22: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贵州省 联通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好有历史感

点评

谢谢你的支持!  发表于 2013-6-26 09: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17: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无锡市 电信
漂亮

点评

谢谢你的支持!  发表于 2013-6-26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6 17: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贵州省贵阳市 电信
现在看来也不错啊,和志田上的一款类似。所以说钩针永不过时。

点评

是的,菠萝花不会过时的。  发表于 2013-6-27 06: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地图|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颜色表|下载APP客户端|编织人生 ( ICP12028468-2 )

GMT+8, 2025-4-27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