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确定被织人的胸围,衣长,袖长等数据。
老公,胸围:99厘米,,
衣长: 62厘米(包括下摆双缧纹7厘米)
挂肩:22厘米(就是肩到腋下的距离)
袖子长:51厘米(包括袖山和袖下长)
袖山高或者深:10.5厘米。就是袖子最高点处的一段,可以拿件合身的衣服量一下。
袖下长:41厘米(就是腋下到手腕处。包括双缧纹。)
4,整件衣服色彩按排是:下到上,深灰,深紫,浅灰,深灰,深紫,浅灰,深灰,深紫,浅灰,深灰。。。共有10个色段。我把领子和袖口及下摆设计成深灰,这样会比较耐脏。
5,现在计算各部位的针数及行数。。。。这点是完成整件衣服的最重要的部分。把所有的计算好了就可以直接开织了。脑筋动在前面,后面就轻松了哈。
6,前片先:
1)首先要计算起针数。按密度算胸围。
99厘米*3.4针=336针
前片有花样,后片全下针。(此衣忽略了前片花样密度,把前片和后片全是以后片下针小样来计算。)
一半的胸围=前片=后片=336/2=168针
一组花样是24针,那前片有168/24=7组花样。
2)然后按我的基础帖的方法,计算其它部位针数。前后片一样。
腋下收针:168*10%=16.8≈17针
肩膀留针:168*20%=33.6≈34针
领子针数:168-17-17-34-34=66针
3)各部位行数:
衣长:62*4.6=285.2≈285行
腋下到下摆处,不包括下摆的双缧纹:33*4.6=151.8≈152行。
挂肩长:22*4.6=101.2≈104行,,
我们可以看下:152+104=256行,,256/32=8个色彩段。
下摆双缧纹行数也就别计算了,按个人喜好,我织了7厘米长。
4)然后计算各部分的减针方式:
17针。。得出是:2-5-1 2-2-3 2-1-6
前领深:定为一个色彩段的高度---7厘米
这也是为了保持前领花样的完整性,没有把花样破掉。7*4。6=32。2≈32行=正好是一个色彩段(一个花样)
领子66针,分三部分,66/3=22针,中间留22针。领深是7厘米32行,分三部分,32/3=10余2 。上三分之一是10行,下三分之二是22行。这样计算出:领子减针数是:2-3-1 2-2-9 2-1-1 平10行。
我把这些数字用图解画出来了:
前片图解:
7,现在讲后片:后片与前片大多数地方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在斜肩处。
前后片的挂肩高度是一样的,只不过后片在顶部织成了斜线。
肩34针,我们的斜肩打算用小燕子收针法,6并3的方法来。
所以,减掉小燕子边上的3针下针外,就是有34-3=31针,这31/3=10余1,意思就是31针中每收掉3针要花10次,而且是2行一收针,所以最后得出斜肩是:2-3-10 余下的那1针我们不用考虑它,因为它最后会在领子处被忽视掉,哈。
后片图解:补充:后领收针是:2-3-2
8, 好了,来讲下袖子部分吧:
袖下长41厘米,按密度计算成:41*4.6=188.6≈188行
袖壮是一片的80%,所以是168*0.8=134.4≈134针。
袖口定为78针,这个针数自己随意定。
最下方的袖口双缧纹定68针。对于这点,教大家一个方法,把衣服下摆的双缧纹在手腕处围一圈,然后自己数下用了多少针数。
袖口双缧纹长度按个人喜好定,我定了7厘米。
袖子是从下往上织的,单独织2个袖子,那么从双缧纹68针到袖口的78针,要加上10针,这10针是用分散加针法织,实在不会的朋友就随意加吧。。
之后就可以计算,袖下长部分的减针方式了:
(134-78)/2=28次,行数188行 ,所以,188/(28+1)=6余14
得出:6行平 6-1-14 7-1-14
调整成双数:6行平 6-1-21 8-1-7
想要再详细的文字和图解及视频,请上“朱杨氏的店”中购买光盘。 给你们图解:
9, 接下来讲袖山
男士袖山头的宽度是袖壮的1/4,所以,134/4=33.5≈34针
袖山高或者讲深度,按密度计算:10.5*4.6=48.3≈48行
(134-34)/2=50次
袖山头34针 袖壮134针
最后得出:下到上:2-5-1 2-3-1 2-2-2 2-1-5 2-2-13 2-3-1 2-4-1
想要再详细的文字和图解及视频,请上“朱杨氏的店”中购买光盘。 给你们图解:
10,最后只要把前后片肩部缝合起来,袖子和身体缝合起来,领子织机器领与身子缝合起来,就ok了!
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