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侧板都贴好了,比起中间的隔板,难度算低的吧?这副德性。不太漂亮吧?歪歪扭扭的,不禁让人生疑:刚刚见到的范例真的是这样做成的吗?表担心,这是由于纸板固有的韧性造成的。
布盒的强度是基于:
1、2mm白玉板的木浆本质
2、牛皮纸水溶胶带的木浆本质
3、外围表布的包裹和牵拉
有了这三重保障,一般都不会损坏的,除非很故意。这种硬朗利落的线条感和质感在上一节讲盒子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这张图这么的歪七扭八呢?因为纸板再怎么牢固,也是有弹性的,不仅能掰来掰去,放着不动受热受潮也会变形。而未完成的框架仅依靠胶带的固定作用,难以抵抗其固有的弹性(胶带又不是三角固定架……)而形成完美的直角。所以才需要侧板的包裹和支撑,追求强度的话,甚至应该加上大背板。虽然这样的话这个框架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有很多小房间的大盒子了。比如书房改造计划的二楼部分,就是为了防止变形才加了背板,毕竟放的东西很多。
加上下底板后,看看,是不是就方正多了呢?
上底板的黏贴要点是这么几个:
1、三层隔板
2、两个侧板。要注意侧板的包围样式,设计中是底板支撑侧板还是侧板包围底板,会影响到盒子的整体,不能疏忽大意。
详细讲一下上底板的黏贴。先进行预处理,画好辅助线、贴好隔板间的背折胶带,贴好两端的背折胶带。样式是底板支撑侧板的样式的,两端胶带不能紧贴边缘而要留出2mm的空间,如下图。
等于是将边缘作为一组辅助线中的一条,而胶带沿着另一条贴好。当然预定要和下底板贴合的四个裁片也要先贴好胶带。也可以不贴而采用3-76和3-77的方法。
照此办理可也。水表刷太多,超过水溶胶吸纳量的会杯具的。务必注意。
这个就杯具了嘛。
这个就比较合适了,刮得也很好。(——自吹自擂)
扯远了,咳。贴完就可以收工了。
将完工的光着身子的框架放倒于平整处,尽量将各直角调整到位,等待自然晾干。虽然即便干透也不一定能保证直角不变形,但是不放好干掉的时候会很难看。毕竟框架的形状不靠背板的话也就只能依靠内盒了,那都是后话了。
辛苦大家了,来到这里,弄完框架的就休息了吧,后面的工序不多,而且每一步都很简单,可以松一口气,开始享受装饰布盒的喜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