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人生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扫码登录更安全

25 人签到
查看: 10093|回复: 34

[布艺] 手把手教你为自己量身打造 最贴心最完美的超实用布盒 第三帖(戏肉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4 12: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22:37 编辑

手把手教你为自己量身打造
最贴心最完美的超实用布盒

第三帖

本帖内容包括:
第三章《甜蜜蜜、粘腻腻,死活把你们凑一起。》
——如何整齐密合地完成裁片拼贴

小标题包括:
基本款盒子的裁片组合
分层盒子框架裁片组合


各帖链接:

序及首章《为美好生活的一角增添一个美好的布盒》
——如何针对特定位置、为特定物品进行布盒设计

第二帖: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6242&extra=
第二章《刀光过处,要叫这白玉板身首异处!》
——如何正确完美进行裁片尺寸计算与切割
第三章《甜蜜蜜、粘腻腻,死活把你们凑一起!》
——如何整齐密合粘贴裁片的方法
第四章《巧手打扮,点亮布盒妆容》
——内外层布料粘贴技巧与其他装饰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2: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第三章~具体布盒制作教程开讲,关于怎么贴~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3:11 编辑

第三章《甜蜜蜜、粘腻腻,死活把你们凑一起。》
——如何整齐密合地完成裁片拼贴

    一个布盒实用得来,也要漂亮才更惹人喜爱。漂亮的布盒不只配色、布料、款型俱佳,纤细精巧又笔挺硬朗的质感也至关重要。一个装饰得风格独到的布盒若骨架歪歪扭扭、布料横七竖八,效果必定大打折扣。
    之前的设计、计算和准备工作肯定让大家都觉得布盒好难,其实不会啦,我们一起慢慢研究呗。而且下面的部分才是戏肉!既然我们一步一脚印地走到这里了,就鼓足最后一股劲,把这些白生生的裁片贴得美美的,然后包上精挑细选的料子,让这个布盒真正成为生活一角的美好风景。
    第一步,来看最基本的盒子裁片的组合。需下列工具:3-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水溶胶,单面牛皮纸、一面是水溶的背胶,类似邮票一样的胶带。一般美术用品店都会有。有牛皮纸原色和漂白色两种。牛皮纸色的容易从较薄的布料底下透出来,白色的可以避免这种问题,但是白色不好买到。如果实在需要用较薄的布料的,可以采取先贴好盒子之后,在纸胶带上加贴一层白纸的办法,也可以有效防止牛皮纸色透出。
    必须注意,由于这种胶带遇水就会产生粘性,受潮的胶带完全不能使用。保存的时候也要想办法密封好。选购的时候务必要用手内外翻弄、推压两下。能顺利产生变形凹陷或是凸出的就是没有受潮的,硬邦邦掰不动的千万表买。

3-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1cm宽(左右啦)的排笔和盛水的小容具(浅一点好。)
    3、刮片,只要硬度和长度够都可以。笔者一般使用剩下的纸板或是尺子,短的长的都有,顺手就行,有时候会直接用盒子的裁片或者别的盒子的裁片。熟练之后据说给根针都能刮了。
    4、尺子和铅笔,画辅助线时候要用到哈。
    5、还有就是盒子的基本款:5片纸板。方形盒子的话裁片是2+2+1的样式,就是两组尺寸一致的侧板加上一块尺寸单一的底板。当然实际应用中也有底板和侧板尺寸一致的情况。一次制作多个布盒的话要慎防纸板弄混,因为可能会一次裁切很多不同尺寸的纸板,而为了便于计算和节省白玉板,可能会有不同盒子的裁片在一块白玉板上切了。笔者的办法是列个清单,每个盒子是什么尺寸的多少块这样,写清楚,照单裁切,切完照单分拣。
    6、垫板也说一下。是裁切时候的必备品,贴合的时候有也非常方便,但是不是一定要。进口的要百来块,国产的30元搞定,而且更厚更柔软,笔者两种都尝试过,照片上用的就是国产的。一般来说贴合裁片的时候有个不怕弄脏的垫板是很实在的,垫着盒子可以加强强度,制作起来简易不少。
    一般布盒裁片组合一共就两种,一种是角的外侧——外角黏贴,一种是角的内侧——内角黏贴。圆形的则不在此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2: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基本款盒子的裁片组合——盒子是怎样炼成的~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3:29 编辑

基本款盒子的裁片组合
    前面也说过了,所谓的基本款盒子就是一个底板加四个侧板的盒子。裁片粘合的时候是先将一组宽(或者长,无所谓)侧板贴上底板,内外都贴;然后贴一组长侧板。
3-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事先说,这个盒子采用的是侧板包围底板,宽侧板包围长侧板的样式。没搞清楚样式的同志再复习下第二帖吧。下面具体说明。
3-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要把胶带剪好,方法是根据裁片尺寸确定胶带的长度。将胶带拉出一些放到裁片上比划,用手摁压边缘处就会形成折痕,根据折痕剪开就可以了。3-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个盒子需要相当多的胶带,具体见下图:3-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长侧板长度的4条,正折和背折各2;
宽侧板长度的8条,正折和背折各4;
底板宽度的4条,正折和背折各2。
一共16条,图上多了一些哈。
3-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量剪裁时可以用这种方式剪胶带,能节省很多时间。
3-7.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观察一下胶带的正反面,浅色一面是牛皮纸,深色一面是水溶性背胶。所有胶带使用前都要先对折。有两种:正折,就是正面在外,背胶朝内对折;背折则正好相反,背胶要在外面。使用时是盒子的外侧都需要贴正折的,内侧都贴背折的。胶带要全部预处理完后放在一边备用。
下图就是正折。
3-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剪好折好胶带后,在底板——就是盒子最底下那块——的一侧用排笔蘸水,刷上一定宽度的清水。这个步骤叫刷水。在这一步刷水不能刷在背胶上而要刷在纸板上,而且要适当多一些(也不要太多了),方便推移胶带。说推就推,将折好的正折胶带稍微展开,利用折线的辅助作用将背胶黏上纸板并趁清水未干迅速推移到位,使底板边缘紧贴折线。稍微偏移点也是不成问题的。
3-1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2: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继续炼成~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3:31 编辑

3-1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后把贴好的底板翻过来,让胶带的背胶朝上,刷上水,可以只刷靠近纸板的一侧,也可以都刷上,但是稍后贴侧板的时候是分两步走的,不熟练的话作业过程中水就有可能会干掉,所以还是建议先刷内侧。
3-1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将侧板紧贴底板边缘放到背胶上,注意两端要对齐底板的两端,并且中间部分尽量不要有空隙。在水尚未干透、还可以移动时可以用手指进行微调。前后挪一下啦或是用手指把裁片抵压靠边一点啦。之类的。
3-1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拿个顺手的纸板啥的将胶带剩下的一半刮到侧板上。这里是有技巧的——要先刮底部:用刮片边缘(不要用转角)贴住胶带和侧板的结合处,前后走一下,刮好下缘。也就是先将底部一次性固定住,再来刮上面的胶带。这样可以保证胶带贴合得比较漂亮,不会浮起。由于这项工序要求较快就没有留下照片记录,可以参见图3-50。
    下图是刮好之后补拍的示意图,就是这么刮底部的就可以了。图中胶带底部有一条白线的样子,那就是先刮底部的效果。
3-1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1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刮完底部之后再用纸板由下而上分段刮好整条胶带。
3-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处理完外侧之后立刻贴内角。这时候贴难度最小,因为另一侧是开放的,比较好动手,如果先贴完另一边外侧的话,不但因为空间变小不便活动,盒子强度不够也容易导致作业过程中变形、影响最终效果。所以最好是贴完一个外角,就把它的内角给贴了算了,尤其是比较长的盒子。首先还是刷水。刷在内角的底板这一面上,刷胶带的一半宽度即可。然后将背折的胶带推到位,刮好。这时候的推胶带是很简单的,因为侧板已经先固定了,只要将胶带推挤到侧板根部就可以了。刷水的时候可以适当多一点点,方便推嘛。
3-1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刷水在胶带的另一半背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3: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字数限制怎么这么狠……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3:35 编辑

3-1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样是先刮底部,再刮上面。
3-1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2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一侧也同样处理。在处理第二个内角时会遇到手没有办法伸进盒子里的情况,这样处理就可以了:刷水在底板上后将背折的纸胶带从两端伸入或从上方放入,然后用细长形状的纸板或是尺子、指头等将胶带推到位、横向刮一下,就可以了。
3-2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个长侧板贴完了,就到宽侧板了。先贴底板和长侧板的结合部。还是先刷水在底板上,贴好正折的胶带。
3-2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放好宽侧板,用手指校正确保两端对齐。然后刮。
3-2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方法是一样的哈。多试几次就能熟练了。为了腾出手照相没有出现左手,其实刮的时候左手应当像3-22一样将裁片扶稳,起到辅助的固定作用。
3-2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盒子比较细长的情况下,贴完长侧板之后,可以不要执着于内外一对的顺序,因为宽侧板比较小,对盒子的形状影响也不大,且此时盒子大致已经定型,不容易变形。可以先贴外侧,最后再处理内侧。当然也可以内外一对依序贴合。第一个盒子我们还是按照图解,内外一对地贴。
3-2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内角的胶带会比外角的胶带短0.2-0.3cm,剪的时候可以稍微控制一下,避免浪费,而且多出来的部分最后也是要修掉的。
3-2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耐心地一个一个贴好。熟练之后可以很快。当年书房改造的时候我量产的那个速度啊……(远目)
3-2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边宽侧板贴好。
3-2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2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一端也是照做可也。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方形盒子(光身子的)就完成了。外布的表贴稍后会说到。
3-3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先放进去试试。多合适啊。    有人问这架子哪来的。那个……我不是脑乱嘛……明明是先做了框架再做内盒的,写文稿的时候却要先写内盒再写框架……这不方便大家学习么……(角落圈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3: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再看一个盒子,复习下~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4:30 编辑


以防万一笔者还有没说清楚的地方,我们看图说话,再看一个盒子
3-3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一个比较瘦高的盒子。这种情况下,是需要辅助工具的,因为到后期手不能伸进去。要准备好比较长的纸板或是尺子。
3-3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刷水在底板上,将正折的胶带推到合适位置。
3-3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翻面,展开胶带,刷水在背胶上。
3-3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放置长侧板,注意两端对齐、边缘紧合。说到两端对齐的问题,可以采取先对准一个角,然后将侧板紧贴底板边缘放下,再对齐另一个角的方式进行,如果裁片比较精准,这个步骤很容易完成。为了降低微调的难度,可以适当多刷一点点水。
3-3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背胶上刷水。
3-3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先刮底部再刮上部。
3-3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立即处理对应内角:刷水上底板,将背折胶带推到位,刮平;刷水上背胶,刮平。
3-3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处理另一侧外角。
3-3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处理另一侧内角。借助辅助工具啦,手是够不到了。
3-4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处理宽侧板与底板结合部。同样是刷水上底板(反复强调,这时候不要刷在背胶上。),推——刮。
3-4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展开背胶,将宽侧板放到位。在本图就可以看到所谓“包围”样式的真面目。最靠近大家的这块就是底板,上方的是宽侧板,两侧则是长侧板。在四块裁片中可以清楚看到其组合、叠放的方式——长侧板是夹住底板的,而宽侧板则将其他三块裁片都盖住了。这就是前面说到的会对裁片尺寸甚至盒子内容积产生影响的盒子的组合方式。当然可以有其他选择,比如将上方这块裁片当作底板,那么这就是一个长侧板包围宽侧板、底板支撑侧板的样式。选取组合方式也就是谁包围谁,也是有理由的,除了前述的一对数字之外,还是制作难易度上面的问题。一般粘合顺序都是先粘好底板和长侧板。而如果长侧板比底板要长0.4cm,那么在粘的时候就不能对齐、而要两端各留出0.2cm了,难度可想而知。过了这一关,还会遇到宽侧板要嵌在底板和长侧板之间的问题。反正笔者是想起来头皮都麻。如果按照这个盒子的样式,长侧板和底板长度是一致的,方便对齐,而宽侧板只要最后把它们都盖住就可以了,一下子事情就简单起来了。好,啰嗦完了。接着贴哈。
3-4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刷水上背胶(或者是纸板,这里都无所谓的),刮好。
3-4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跳过宽侧板的短小内角,先贴宽侧板与长侧板结合部也可以的,甚至会让制作难度更低一些。工序一样。胶带要贴在宽侧板上。
3-4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宽侧板背朝下放好,挪开长侧板,露出胶带的背胶部分,刷水。
3-4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刮平。
3-4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紧接着就处理这个内角,趁另一边长侧板还没有封上,作业难度不大的时候。刷水。
3-4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推到位,刮好。
3-4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展开背胶,刷水,刮好。
3-4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都是侧板包围底板,宽侧板包围长侧板的样式。如果换了别的样式,工序也不变,只是要注意贴外角的正折胶带时,首先要贴在负责包围别人的板上面,才能形成这种工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3: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第二个盒子收尾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4:29 编辑

3-5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这张图表示一下先刮底部的意思哈。将刮片放到胶带和垫板之间,先把底部刮一轮(沿刮片方向走哈)。
3-5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完成一侧的效果。
3-5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贴内角时要用下辅助工具了。这里用的是裁片剩下的纸板,其实硬度高一些的更好,比如尺子之类的。
3-5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贴完就是这种效果。
3-5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里面的底板和宽侧板的结合处也是要靠工具。刷水后将背折胶带推到位。
3-5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刮。
3-5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用工具将背胶压下来,展开,方便刷水。
3-5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刷。这时候就恨不得笔能更长一点。
3-5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刮。
3-5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尺子也好用的。如果盒子内长不足,就要从上方进行作业。总之都有办法的。大家不要想得太难了
3-6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6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6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可能有人想问有些盒子没有把框架都塞满的问题。一个是为了节省一个是为了美观一个是为了实用。
那么内盒炼成就是这样了。喘口气,待会开始框架的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3: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框架的制作~最难的来了!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4:32 编辑

    在此就本章逻辑顺序混乱的问题进行说明(还敢狡辩)。一般盒子制作,不需要框架的情况下,就算尺寸稍微走了一点,对实用影响也不会很大。甚至有些姐妹一开始就奔着单体盒子去的,或者准备在单层的盒子立面竖向分隔。当然后者的难度和框架也走不了多少甚至可能更大就是了。
    笔者的情况,尤其是本帖制作范例的情况,需要框架的情况,必须先设计制作框架,表布贴合完毕,再来考虑内盒的问题。当然了,首先诞生的是内盒的外围尺寸,然后稍微加一些,才得出框架的内围尺寸。然后是框架的外围尺寸。而外围尺寸又要和目标空间相吻合。
    这一片混沌之中究竟要如何是好?请复习第一章!(进广告!)

    分层盒子框架裁片组合框架裁片组合由于纸板多分隔多,难度也较大,顺序应从内向外,四周侧板应该最后黏贴。下图供参考。
3-62.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62.7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是本节的学习目标和范例。分层相当复杂。是根据第一章的设计图制作的,最后成品不是这个样子,这个是教学用的消耗品哈。开始开始。在框架裁片黏贴的问题上,最常见的黏贴不是向盒子一样由两个纸板构成一个直角,而是像下图一样,使两个纸板构成两个直角,也就是将一块垂直贴在一块的中间。在一块纸板上垂直黏贴多块隔板的方法稍后会讲到。
3-6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上图是目标哈。如何达到目的,下面来看。
3-6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首先在预定安置纸板的位置画一组间隔2mm(白玉板厚度)的辅助线,需要多贴几个隔板的就要多画几条。根据设计图将每组辅助线之间的距离标注好,注意两端起算点要在同一侧。标注要尽量精准些。
3-6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后剪出合适长度的水溶胶带。一般来说框架的胶带只有一个尺寸,就是框架的深度,这个盒子是28cm,就都剪这个长度。一次多剪几条可以加快速度。
3-6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将胶带背折,有胶的一面朝外,将两侧边缘重叠,用手指压出折痕,越精准越好。
3-6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辅助线一侧刷水。只有一个隔板的话哪一侧都无所谓。两个隔板的话刷隔板之间的位置。三个及以上的(为何自虐,偶不赞成你们这样做……)统一先处理一侧。
3-6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将背折胶带推到位。要对准辅助线。本图辅助线只画了一根,其实应该画一组。但是如果只贴一个隔板的话也不要紧,只要在胶带略干之后,将裁片推到合适位置再上胶带就可以了。
3-6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将纸板紧贴胶带和辅助线放好,刷水上背胶,刮平。
3-7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下来的工序和盒子内角是一样的。在底板上刷水,将背折胶带放到位,刮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3:3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留用的帖子没用上……估计失误……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4:36 编辑

照片都有编号,标记在照片左侧,大家有疑问的可以附上照片编号,方便我抓住重点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3: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西河池市 电信

奔跑、奔跑~

本帖最后由 ljh0709 于 2011-5-4 14:28 编辑

3-7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展开背胶,刷水上背胶,刮平。
3-7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完成。单块隔板的基本工序就是这样。
    下面看双块隔板的制作。
3-7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由于纸盒分层的需要,会出现两个隔板的情况。这时候可以这样处理,先将隔板之间的两个背折胶带固定到纸板上,操作难度低,且易于对齐辅助线。接下来就按照单片隔板的做法处理就可以了。

    说完横向的隔板,我们来看竖向的隔板。
3-7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同样是采取先固定胶带再放入隔板的方法,由于竖向对齐辅助线不易,应当在胶带稍微干燥、不易移位之后,预先在隔板上贴好一半胶带,将隔板紧贴辅助线放到位,小心地贴合两面背胶。当然,在事情无法挽回之前,就应当先把预定位置的胶带贴好。例如本图,右方的胶带啥时候贴的?开始组合裁片之前,剪好胶带之后,就贴了。
3-7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类似这样间隔小数量较多的隔板(有四个呢……),可以统一都先贴一侧的,比如隔板的右边、右边、右边,这样子。然后左边的就靠辅助工具刮了。也可以不这样。如果因为粘贴顺序问题而导致无法预置胶带的,应当猛烈反省!辅助线和胶带都应当预先考虑清楚再动手。
3-7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固定好的隔板要和另一块侧板贴合时,也要预处理。像这样贴好胶带,在另一块侧板上则贴好对应的内侧的胶带。
3-7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上图哈,将隔板推到合适位置后,将外侧胶带固定号。本图是外侧固定完毕,内侧胶带还在开放状态,其实内侧胶带已经预先贴在侧板上了。
3-7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接着处理内侧胶带。太深的框架会导致一次性无法将背胶刷水,——这个盒子足有28cm呢,间隔又小……
    有两种方法:1、采取先刷一半——贴一半,翻过面来再刷一半——贴一半的方法。在这里要注意,将辅助工具放到位之前要避免背胶与纸板接触,可以先展开胶带露出背胶再刷水。用辅助工具边缘(不是转角)压住胶带和的板,从中间开始向上刮,翻面后,同样是由中向上。
    2、先刷水固定好一端(约2-3cm)的胶带,翻面后刷水到固定位置,然后一口气从下到上刮平。
注意:要等上一道工序的胶带水分干掉、比较牢固之后再动手。刮平时注意保持隔板紧贴辅助线。
3-78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组隔板完成。大家歪着头看看算了。剩下的就是上下左右四块大裁片的问题了。

3-79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本图中位于下方的就是范例图上最左边的侧板。与上方扁平抽屉格子的隔板之间的组合,是采取预贴胶带的方式进行的。再啰嗦一次,未免走形,要等待预贴的胶带干掉之后再接着进行下一步,干掉的胶带强度相当的高,可以用裁片用力挤压也不会走位,以此确保裁片与辅助线吻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论坛地图|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颜色表|下载APP客户端|编织人生 ( ICP12028468-2 )

GMT+8, 2025-4-26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