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7270
- 经验值
-
- 人参果
-
- 编织币
-
- 爱心果
-
- 注册时间
- 2005-8-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6 1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电信
(二十二)西域敦煌
“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朕来了都不知道。”抬眼一望,竟然已经到午膳时分。
“在想敦煌。”我示意梅雪传膳,“今日刚好有一道泡儿油糕,是敦煌的名点,不知不觉想起了敦煌。”
“哦?那朕来尝下。”他夹起一块,“这是杨都护令人送来的贡点吧?每年都有上供,朕倒从没注意过。”
“这个臣妾就不知道了,只是睹物思地罢了。”原来是他。
“怎么,敦煌那么好吗?”他夹起了一块油糕。
“好,是非常好的地方。”我点头,奉上新沏的热茶。
“比邺城好?比朕的皇宫更好吗?”他有些不服气。
“那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敦煌是个小城,却很热闹,那里有很多邺城见不到的人,大宛人,月氏人,龟兹人,安息人,大食人,长相与中原人完全不同,有绿眼睛金色头发,也有蓝眼睛,枣红色头发的人,他们说话,穿着打扮都和中原不同。”我想起了那座繁华的小城。“他们贩卖各自国家的货物,有各色宝石,香料,胡豆,香粉,皮毛,还有厚厚的毯子,走的时候换成茶叶,丝绸,瓷器。还有很多传教讲学的僧侣,风情各异的美女。白天市集人声鼎沸,各国商人都在此贸易,夜晚酒肆坐满了人,饮酒做乐,夜宴歌舞通宵达旦。”我想念那座小小的城池,有着邺城所没有的自由和欢乐。
他放下了筷子,“看你,连眼睛都发亮了。朕虽然贵为天子,却未有你见过的地方多,有时候,朕真想放下宫里的一切去外面看看。”
天子是天下最没有自由的人,离不了宫闱。
“敦煌真如你说的那么好?”他若有所思,挥了挥手,只剩下了我们两个人。
“自然,虽然比不上邺城繁华,却也是西域边陲的明珠。人都说愿为敦煌王,此生长极乐。”
“你知道杨都护是怎么告诉朕的吗?”他冷笑一声:“他说边陲小镇,凄凉寒苦,连年风沙频繁,民不裹腹,请求朕减免赋税。”他有些激动,“他还说自朕登基前就是如此,这些年虽然没有战乱,但是始终难以恢复生计。杨国忠,他忠的是哪个国!”
“圣上息怒。”我抓住他的手:“敦煌不比其他地方,到底是西北边陲,路途遥远,消息闭塞,难免有所不实。”
“朕还问过一次德妃,她也是这样告诉朕,边陲凄苦。”他有些悲哀,德妃的孩子是最有希望立为太子,继承大宝的人。我握紧他的手,为他哀痛,被自己的臣子欺骗是一个帝王最大悲痛。何况这个臣子还是他的家人。
“朕有时候,真不知道何人可信,满朝的人口口声声都说自己忠心,可是他们到底有多少事情欺瞒朕,朕都不知道,有时候真觉得自己不如一个瞎子。一本又一本奏折堆的高高的,朕每天都在批阅,可是天下究竟是怎么样的,朕一点也不知道。”他像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非常无助,让人心疼。“朕很想去看看敦煌,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君者,不可随意离开朝野,既为了陛下,也为了天下。朝中不可一日无君。”做帝王哪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心念一闪“不若这样,臣妾替皇上去敦煌。”
他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我:“后宫岂有随意出入宫廷的道理,更何况是出入民间,有伤国体。”
“杨国忠到底如何行事,敦煌究竟如何,臣妾愿做圣上的眼睛。”我跪了下来:“皇上可派人与臣妾同行。”
他很震惊,我接着说,“陛下,朝野之中可信之人不多,后宫的妃嫔又多与朝野重臣有关联,惟有我身无所依,又来自敦煌。”见他不语,我又说:“臣妾虽是皇后娘娘引入宫内,可是这深宫里惟有皇上才是我的依靠。”
我说的诚恳,他有所动:“那依你所见,我派何人和你同行?”
“公子少卿。”我想起了那个眼里满是哀伤的少年公子。
“为何是他?”
“他是皇后娘娘的同胞,又是淮阳王世子。”既是国舅,姐姐已是六宫之主,他所做一切都应该是维护皇后的地位,最重要的是,他是个闲职,平时在邺城走动,有时也回淮阳,离了邺城谁也不会怀疑。
“那你走后,后宫难免有人怀疑。”
“那就称臣妾身染重病,会传染,后宫自然不会有人来看我。梅雪留在这里,以避人耳目。”
“你倒一切都想好了。”他拉起我,“只是你这一走,朕怎么办?”
“陛下,”我依偎在他怀里:“滋事体大,不过三五月,臣妾还会回来为圣上跳舞。”
他有些动容,抱紧我,“青漪,朕等你回来。你一定要平安回来,为朕跳舞,朕这一辈子都只看你跳舞。”
|
|